竹磬网-邵珠庆の日记 生命只有一次,你可以用它来做些更多伟大的事情–Make the world a little better and easier

2011月/120

我眼中的四叶新媒体

四叶新媒体,2011年9月成立独立团队。这个团队在成立之初只有6人,但在头两个月里先后推出了四款应用:中文摄影杂志、每日壁纸、iDaily、每日星座运程,其中iDaily目前的下载量已经超过250万。截至本月,四叶新媒体共计发布16款应用,累计用户达到1500万。在春节前,他们还有4-5款应用会上线。

在团队中,85年出生的沈一鸣成了公司里面“最老”的员工,而另外一名联合创始人@Sai则出生在90年。Sai曾是公司里面最年轻的孩子,但随着一名91年的实习生的加入,Sai目前已经屈居二线…


四叶的团队观

在沈一鸣看来,一个理想的团队就应该是成员人数“少”。他们的团队目前包括9名全职人员和1名实习生,而这名实习生则是从两三百号申请者中百里挑一。

之所以要执行如此苛严的人才选拔制度,沈一鸣提到了两点:

  • 为了将沟通成本降到最低。根据沈一鸣的个人经验,沟通成本通常是很多团队“最大”的一部分成本,尽管他们或许根本没有意识这一点。在沈一鸣看来,只有当团队中的每个个体能力都很强,每个个体都能轻松认同大家的工作方式时,这个沟通成本才能降到最低。
  • 团队的价值是每个个体相乘而非相加的结果。在这个前提下,团队对每个个体的价值要求都应该是>1,而非是0.*的。所以,假如他们吸纳了一个个体价值<1的成员,那么这次吸纳反而降低了团队的整体价值,对其他同事来说就很不公平。一个团队里面能够发生的最好的事情是,每个人都能为其他人所取得的成就感到惊讶、大家能够相互促进、相互加成。

四叶的团队观,我总结了一下就是下面几个短句:

量少而精致,人才选拔苛严;宁缺毋滥,团队价值相乘原则;赶鸭子上架,从实习生开始进阶;追求多样化,给产品注入更多风格;还有一点,正如我在编者按中提到的,尊重团队价值,不凸显个人。

执行:

下面一个你我都很关心的问题是,为什么四叶可以这么快地推出新产品。沈一鸣用一句话做了概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要匹配。四叶的团队成员都很棒,素质很高,在此基础上,他们会确定这样一个生产关系:

  • 不开会,大部分的沟通都是仅限于3到4个人。很多团队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沟通”,但四叶基本不存在一个决策流程的成本。团队的每个人都很明确自己的分工、职权,他们在做一款产品前,也会对它的前景有一个很明确的预估,甚至包括用户量的目标。
  • 沈一鸣说,从架构、UI设计、功能实现到测试,这是一个链条关系。要尽量避免前面环节的无效和不确定,这样就不会做无用功。
  • 还有一点需要澄清的是,虽然四叶几乎每月推新,但他们的项目实际是交替进行的。一款产品从策划到上架,通常也需要3-4个月的时间,但多线程对他们来说似乎并不是个问题。

四叶的产品观,同样可以总结成几句话:

  • 设计:遵循、吃透苹果官方guideline,但风格化实际无定论;让用户觉得“愉悦”,不过,具体还要适应产品“功能”;
  • 定位:最先从自己的需求出发,兼顾群体用户需求;
  • 执行:明晰职权,最小化沟通成本;前一个环节牵好线、带好队;产品交替进行、多线程工作;

喜欢这个文章吗?

考虑订阅我们的RSS Feed吧!

发布在 邵珠庆

评论 (0) 引用 (0)

还没有评论.


Leave a comment

还没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