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磬网-邵珠庆の日记 生命只有一次,你可以用它来做些更多伟大的事情–Make the world a little better and easier


217月/170

孩子注意力训练

发布在 邵珠庆

孩子如果注意力越集中,学习效果越好。因为当孩子在专心学习的时候,大脑就会把这些新的信息映射到已知的内容上,从而构建新的神经联结。反之如果孩子走神了,就记不住正在学习知识,导致孩子学习效果不好成绩差。

所以脑电训练网提醒家长,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不仅仅是只影响学习而已。比如人际关系紧张、学校纪律难约束、自理自立能力差、自信心不足等等都会受到影响的...

那么,到底该如何解决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这个大难题?家长可以让孩子这样训练:

1. 仔细看。仔细看的游戏是为了训练孩子的视觉注意。仔细看的游戏包括,拼图游戏,例如动物拼图,水果拼图,人物拼图,地图等。这样的拼图游戏需要宝宝耐心参与,参与组合。家长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阶段选择适合的拼图,2~3岁的拼图最好在4片之内,3~4岁的最好在8片之内,4~6可以在12片左右。

2. 仔细听。仔细听的游戏是为了训练孩子的听觉注意。仔细听的游戏,例如传话游戏。家长可以玩这个小游戏,可以由妈妈说一句话,传给爸爸,再传给宝宝,最后,让妈妈和宝宝说一说自己听到的。这个游戏非常有趣,而且需要在耳边低语,促进宝宝注意力的发展非常有效。

3. 抑制训练。抑制训练的游戏是为了抑制孩子的多动冲动的表现。抑制训练的游戏,包括顶板游戏,头顶顶一个塑料板,脚尖贴脚跟的从规定的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中途板不能掉。

4. 运动训练。运动训练包括肢体大运动和手部精细运动,是为了锻炼孩子骨骼肌肉的发展和手指的灵活度的。肢体大运动的包括跑跳钻爬,例如单脚跳,双脚跳,老鹰捉小鸡等等;手部精细运动,包括串珠子,捏橡皮泥,折纸,做手工等等。

217月/170

可以不优秀但不能没教养

发布在 邵珠庆

一个孩子的教养是成功的基本因素,而教养是从小就要开始培养的,是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影响的。因此,在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需要关注孩子的教养问题。

当你带着孩子出门,给孩子带上小书包、小水壶的时候,别忘了给他带上教养。有教养的人在哪里都会受到尊重,而没教养的样子,真的很丑。

1、这个故事告诉你,孩子为何会缺乏教养

周末,几个朋友在饭店吃饭,旁边一桌坐着两个家庭聚餐,都是六七岁的孩子,一会拿筷子敲碗制造噪音,一会满店乱跑乱追逐打闹。

周围的人因为影响了进餐而纷纷侧目,他们的父母都忙着聊着家长里短,并不在意。

服务员上菜时,其中一个孩子将菜汤泼到服务员身上,事后坦白就是为了好玩,服务员对此非常生气。

这时孩子的母亲不仅没有歉意反而埋怨道:“哎呦,你下班洗洗不就行了么,折磨大人了怎么还跟孩子一般见识”,转头对孩子说,“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像她一样,当个服务员。”

这位母亲出门之前,肯定忘了给孩子带上教养,因为她本身也没有这样的东西。

在缺乏教养的人身上,都有着一样的共同点:以自我为中心,粗暴当作勇敢、愚昧当作学识、可笑当作幽默,口无遮拦当作随性直爽。

2、教养决定了一个人飞得远不远

辰辰班上有个同学,是一个残疾的小男孩,天生并不灵敏。除了身体上的缺陷之外,似乎大脑的发育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比较弱。他每一次考试都是班级最后几名。

可是,他却是班上人缘最好的。在学校里,他有很多朋友,外出秋游的时候,总是有很多同学争先恐后想帮他推轮椅,每到他生日,有很多同学给他礼物,他们邀请他去参加同学的生日聚会。为什么?

他对谁都很礼貌

他懂得爱人也爱己,他懂得接受时礼貌,拒绝时也彬彬有礼。

他为人不贪心

不贪心别人对他的爱,不贪心别人的玩具,他不会觉得自己残疾而应该享受更多的爱,他常常一跛一跛地去集体活动,和那些快迟到了的同学说,没事,我自己慢慢过来就成。他知道自己应该得多少,也知道别人应该得多少。

他懂得分享

每次母亲带给他的喜糖,他都会带到学校,给同学吃,到并不一定有多昂贵,也并不会好吃,但是分享中建立的感情却难能可贵。

前些日子在路上碰到他,看到他和一个保安室门口的大叔聊天。后来,保安室门口的大叔说:这样一个有素质的男孩,根本不用担心生计,走到哪里,都有人愿意帮助他。

这个男孩子并没有传统定义上的优秀,不一定能够成为职场精英,也可能取得不了所谓的成绩。但是因为他的为人,也就是教养,使他过得并没有那么孤单。

一个人的能力决定了一个人飞得高不高,一个人的教养决定了一个人飞得远不远。

有教养的孩子,才最美丽。

3、请把教养带给你的孩子

1、见人微笑问好,微笑是最美好的表情,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学会微笑,大大方方的打一声招呼,给别人留下美好的印象,爸爸妈妈一定要教给孩子。

2、大度懂分享,孩子有了好吃的好玩的,要教导他跟爸爸妈妈一起分享,也要和好朋友一起分享。

3、信守承诺,“那本书我借你”“下次一起吃饭”,这些脱口而出的话都是小小的约定,信守则会给对方留下真诚、守信的好印象。

4、不再背后说人坏话,不负责任地议论是非。即使让你觉得难以理解的地方,也要尊重别人的不同。

5、不随便动他人物品。别人东西随便用,还要带回家,这样的孩子真的让大人很尴尬。我们要告诉孩子:要拿别人东西之前,一定要获得对方的同意。

6、别人的东西,不要轻易做负面评价。比如去人家里说“你家好小啊”,人家新买的衣服“这颜色好难看啊”(人家自己觉得好就行了)。

7、当遇见别人会发生窘迫时,用自然的方式帮忙化解。当别人遭遇尴尬,比如说话说不下去的时候,不妨帮他说几句,或者给他一个台阶,避免他的尴尬,别人自然会感激你。

8、他人讲话,要认真聆听,别打断。我们不只要放下手上的事情,眼看对方,耳听对方,还要懂得适时回应,不武断评价。保持好奇与尊重,客观判断,深入倾听。

9、懂得说“谢谢”。例如迟到别人给的号吃的点心,不止一句“谢谢”,还要记得传达“这个味道很好”这样的具体感受,会让对方感到你的感谢不是一句客套。

10、有礼貌应该是对所以人,无论是上司、长辈、餐饮服务员或是路边捡垃圾的老者。

11、在电影院等需要安静的公共场合,不要大吵大闹。

12、吃饭时不发出声,不随意转盘,不翻菜,不要夹光自己喜欢的菜,有公筷使用公筷。公共场合不吃气味大,碎屑多的东西。

13、吃完东西自己收拾餐具,无论是在家,还是在KFC、M记,餐馆就餐时也尽量将食物残渣收拾碟子里,便于服务员收拾。

14、留意坐姿,不交抱双臂或跷二郎腿,小孩子在公共场所也应该有一个文明美观的坐姿。

穷养、富养,不如教养!

其实,一次礼貌的让座,一句贴心的问候,一身整洁的衣服,一手端正的笔迹,都是孩子教养好的表现。一个好的家庭门风必然养出有气质、有教养的孩子。

对于父母而言,当你每天讨论穷养、富养的时候,其实都不如教养来得实在。人之所以为贵,以其有信有礼;国之所以能强,亦云惟佳信与义。

人有教养行走八方,无教养寸步难行。

217月/170

正确的鼓励孩子做事情

发布在 邵珠庆

宝宝积极劳动,或者做出你认为“好”的某件事时,当然应该受到鼓励。但是鼓励和鼓励不同,从长远看,结果也非常不同。不恰当的鼓励,很可能导致你的孩子越来越不爱做家务、越来越不爱学习。

鼓励孩子主动做事,更应激发内在动机

我们想要让孩子主动做事情,那么最重要的就是搞清楚孩子做这件事情的动机。外在动机通常是因为可以从别人那里得到奖励,所以才去做这件事;而内在动机则是因为完成这件事情之后会有发自内心的喜悦与满足感。

每年,约有 1300 人进入西点军校,但只有约 1000 人能毕业。研究发现,具有强烈内在动机的人,毕业的可能性比平均水平高 20%。所以我们在鼓励孩子主动做事的时候,就需要注意方式方法。在保护内在动机的同时,也要避免物质奖励的负面影响。

避免对孩子“懒惰的表扬”

儿童心理学家吉姆·泰勒(Jim Taylot)曾建议父母不要对孩子使用一些通用的赞美,比如“做得好!”“真棒!”等。他把一些诸如“不错!”“很好”等表扬归类为“懒惰的表扬”,这些表扬对孩子而言几乎没有什么价值。

如果表扬孩子很聪明

这样只会强化孩子紧闭性的思维模式。孩子会认为自己的成就都是因为自己聪明,所以成功也是理所应当的,而如果遇到失败则是自己不够聪明的原因。

如果表扬孩子的努力和付出

可以提高孩子的开放性思维模式。同样在考了个好成绩之后,家长跟孩子说:“之前复习的时候你一直非常努力,所以这次考得这么好,非常棒!”这是强调孩子是因为努力才考得好。

表扬的最好方式就是描述事实

描述事实,肯定这个事情的重要性,最后表达自己对孩子完成这件事情的感受。比如“你今天主动帮妈妈晾衣服了(描述),做得很棒(肯定),妈妈非常高兴你帮妈妈做家务(表达感受)”,或者“今天早早地就把作业写完了(描述),一定非常努力(肯定),我非常为你感到高兴(表达感受)”。通过这样的表扬,孩子会慢慢建立做事情或者学习的内在动机,从而养成主动完成任务的好习惯。

从什么时候需要开始培养孩子做事的内在动机

孩子2岁就开始能感知他人的情绪状态,比如开心或不开心,而这个时候孩子会开始非常想要帮助他人,比如帮忙递东西等,这些就是亲社会行为的初端。这个时候家长就需要鼓励孩子做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个阶段孩子的内在动机非常充足,他们单单通过帮助他人就能得到极大的快乐与满足,这是一个绝佳的巩固孩子这种良好行为习惯的机会,心理学上称之为“正向加强(Positive Reinforcement )”,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奖励机制,但是这种奖励是孩子自己奖励自己(内在动机),而不是家长奖励孩子(外在动机)。

这些说起来容易,实施起来其实千难万难,中间的过程,根据孩子的不同,可能会出现各式各样的情况。在从“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的过程中,家长需要付出的心血,一点也能不少,亦绝不应忽略。但是在自己的努力下,看着孩子一天天发生改变,变得更加优秀,更加卓越,回望背后的辛苦,我明白,这些欣慰都是教育者及家长为之努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