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打造一个有设计感的网站
注:拥有属于自己的网站是很多人的梦想,但大多数人只能借助像 WordPress 这样的 CMS 实现,甚至很多公司网站也是这样。但这些网站大多数看起来都比较缺乏设计感,通俗来讲就是有点“土”。那么对于像程序员以及其他对设计比较小白们来说,如何能让你的网站看起来更加前卫,有范,有设计感呢?极客公园编译了 24WAYS 的文章 How to Make Your Site Look Half-Decent in Half an Hour 为您提供解决方法。
像我这样的程序员来说经常被“设计”这个词吓到,因为我是一名程序员而不是设计师,我拥有的是计算机学位证,另外我对 Comic Sans 字体并不介意。(注:Comic Sans 字体是 Win95 附带的一种漫画字体,设计行业极为排斥,设计师或那些拥有美学情结的人不屑与之为伍。更多查看这篇为什么不要使用 Comic sans 字体)
虽然只是一名程序员,但我还是想让自己的网站看起来更加吸引人,一方面出于虚荣,因为这样可以显得我更加“专业”,而另一方面是出于现实,因为研究机构调查发现用户会更加信任那些网站“看起来”很好的网站。但是因为很长时间一直从事的是编程工作,对设计并不是熟悉,甚至害怕,因为在我这个外行看来设计是由很多只能感受不能言传身教的规则以及所谓的设计感悟组成的,知识壁垒比较高。
但是不久之前我决定要尽我最大努力让我网站看起来显得更加专业一点,即使比不上真正由设计师操刀做出来的效果,但对像我这种没有设计能力的人来说还是很有帮助的。
1. 使用 Bootstrap
如果你还没有使用 Bootstrap 的话那么赶紧开始吧,这个来自 Twitter 的开源项目使得网站设计真正进入大众化时代。
本质上 Bootstrap 是一种隔栅系统,由两名 twitter 员工 Mark Otto 和 Jacob Thornton 开发的开源前端框架[注:想了解更多请查看什么是 Twitter Bootstrap?],它集成了很多 CSS 样式的合集,可以帮助那些不懂或者不擅长 CSS 的开发人员快速的建立一个外观看起来很不错的网站。
使用 Bootstrap 的另一个好处就是网站本身就是自适应的(Responsive),可以省去各种为移动设备等的适配工作。此外,Bootstrap 还是可定制的,可以根据你的需求自己配置。(注:英文不好的可以查看中文版的 Bootstrap 文档或 Bootstrap中文网)
2. Bootstrap 定制指南
决定使用 Bootstrap 是迈出的重要一步,相比其他可以在前端开发上节省很多精力,但有利有弊,如果你决定使用 Bootstrap 的话就意味着很有可能会和其他人“撞框架”,就像默认的 WordPress 皮肤一样,如果大家都完全用 Bootstrap 的样式的话,会让不少见得多的人心生厌烦。
所以,如果实在抽不出时间的话可以去Wrap Bootstrap购买一份主题皮肤,这些主题皮肤都是由专业的设计师设计的,虽然不会成为唯一定制的,但已经看起来相当不错了,而且这种方法是最快速的。接下来就是以 Narrow marketing 这个模板(下图)为例教你如何自己定制一份完全属于你自己的 Bootstrap 。
一. 字体
修改网页字体是让网站看起来更有特色、有现代感的捷径,我们可以去谷歌的字体服务(免费正版)中随意挑选自己喜欢的字体,但是要注意字体间的搭配,在这里我们选择由 DesignShack 推荐的谷歌字体搭配中的一种:Cardo(用于标题) 和 Nobile(用于主体内文)。
- 在网页头部中加入此代码:
- 在 CSS 样式表 custom.css 中加入以下代码:h1, h2, h3, h4, h5, h6 {font-family: 'Corben', Georgia, Times, serif;} p, div {font-family: 'Nobile',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
添加完后刷新即可查看效果了,现在我们的网站样式已经变成下面这样了,看起来比默认好多了。
此外,除了谷歌的字体服务外还可以使用像 Fontdeck或 Typekit 字体服务,它们的字体更多,更多的字体搭配方案可以参考Type Connection。
二. 纹理
知道如何让一个网站看起来更加高雅优雅一些吗?是的,纹理。就像 24WAY 的背景纹理一样。
但是这些纹理效果应该去哪里寻找呢?设计师 Atle Mo 的 Subtle Patterns 网站是个不错的去处,我们接下来就使用这个网站上的 Cream Dust 纹理。点击下载,将纹理图片保存到本地,然后放到根目录下的 /img/ 目录文件夹中,最后到 CSS 样式表中加入代码 body { background: url(/img/cream_dust.png) repeat 0 0;} 即可。(如果需要更多样式的纹理或纹理的其他用法的话可以看看 Smashing 的这篇文章)
添加纹理前后对比(大图)
三. 图标
这里的图标并不是指那些透明的 PNG 图片图标,而是图标字体,其加载方式和字体一样,由 CSS 样式控制,比起图片图标来说这种图标字体加载速度更加,对资源的消耗也更低。在去年 24WAY 曾经有一篇如何在网站中使用图标字体的文章。
对于 Bootstrap 框架来说,整合的图标字体是Font Awesome(Shifticons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和谷歌的字体服务一样也是免费开源的。要使用它只需将其下载下来,然后在根目录下创建 /fonts/ 文件夹,将其放进去。然后再将 font-awesome.css 文件放到 /css/ 目录文件夹。
接着将引用写入网页头部中,代码为 ,这时候我们可以随时在网站上任意地方自由使用这些图标字体了,如要想将一个卡车图标添加到注册按钮的话只需声明一下就可以,Sign up today。同时为了防止加入图标字体后引起按钮拉伸变形,还需要一点点额外的工作,将按钮宽度加大一点(.jumbotron .btn i { margin-right: 8px; })。最后效果如下:
四. CSS3
将上面都搞定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再加点 CSS3 特效了,如果时间不够的话简单的添加上盒阴影box-shadow和字体阴影text-shadow就可以让网站增色不少,CSS 代码如下。
h1 { text-shadow: 1px 1px 1px #ccc; } .div-that-you want-to-stand-out { box-shadow: 0 0 1em 1em #ccc; }
如果时间足够的话还可以添加一个放射渐变填充效果,可以让标题的显示效果更重一些,如下面对比图所示。(如果想要更多 CSS 效果的话可以去学习一下 CodeSchool 的在线教程)
五. jQuery
其实到这里了话网站看起来已经很不错了,但为了让它更加个性化,还需要再添加上一张背景图片。对很多程序员来说这一步是比较难以进行的,那么应该如何选择一张设计师可能会使用的图片呢?答案就是去iStockPhoto或类似的付费图库中去寻找。
这里我们将使用 Winter Sun 这张照片,为了让网站保持自适应布局,还需要使用 Backstretch 这个 jQuery 插件让背景图可以随时自动调整大小。
- 首先需要付费下载背景图片,然后放到 /img/ 文件目录中去。
- 将此图片设置为的背景图(background-image): $.backstretch("/img/winter.jpg");
- 加入背景图后网页主题部分会产生遮挡,所以可以让其透明,这样网站效果看起来会更加现代、有设计感。这里可以使用这个技巧将网站变得透明,代码见右边,.container-narrow {background: url(/img/cream_dust_transparent.png) repeat 0 0;}
效果
六. 色调
到这几乎差不多已经完成调整了,但如果你够细心的话会发现按钮以及导航菜单的颜色还是 Bootstrap 默认的蓝色系。在有着设计师存在网站,设计师都会负责进行网站色调的调整,为了保证网站的一致性,所有按钮和导航一般是三到四种颜色(更多可以查看极客公园之间的文章小按钮大学问)。
在这里,虽然不可能像大公司网站那样取色严谨,但还是有一些快速的方法使网站看起来很搭配的。
- 使用 GIMP 的取色器读取背景图片的主题颜色,确认其 GBR 十六进制值;
- 使用 Color Scheme Designer确认与差异大但同时又互补的颜色;
- 最后根据确定的颜色来制定按钮,可以用[Bootstrap Buttons][]等在线直接生成。
这样首页上那个大大的注册按钮就搞定了,接下来是修改导航菜单的颜色,这个比较简单,写入代码 .nav-pills > .active > a, .nav-pills > .active > a:hover {background-color: #FF9473;} 即可。看看咋样。
结语
如果经历过了上面所说的流程的话,相信你已经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制作出了一个还能拿得出手的网站了。
偏见地图
偏见地图,是根据一些地区的人对其他地区的偏见看法而描绘出来的地图。早前网络上流行着“北京人眼中的中国地图”、“上海人眼中的中国地图”等国内版本。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国家或地区的偏见却罕有地保持非常稳定:
























除了国内版本外,偏见地图也有国际版本。保加利亚平面艺术家扬科·特斯维科夫于2009年开始绘制偏见地图项目。










现实世界中,偏见无处不在。虽然这个由老外引发的标地图活动,看上去多少会让人会心一笑,不过其实他们好多人不会看地图……
中国翻墙网民状况调查
中国,被屏蔽的网站越来越多,敏感词列表也不断地加长,像“胡萝卜”、“温习”这样的关键词也遭到重置。翻墙上网成为了很多网民的基本需求,不翻墙很难完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改变。
到底中国有多少网民在翻墙,恐怕连GFW也不能统计出确切的数字。10天前,我发起了一个中国翻墙网民状况的调查,目前已经收到了5300多份数据。这篇文章将公布这些数据,并稍加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参与这次调查的网民主要来源于Twitter、网易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可能吧读者,还有一些协助宣传的个人博客。所以这次调查的结果可能不能完全反应中国翻墙网民的现状,只能作为一个小小的参考。
一、性别
在参与调查的翻墙网民里,男性占据了92%,女性仅占8%。
二、学历
在学历方面,最高学历是本科或大专的人占了73%,是翻墙的主力军。小学学历的人群有4%,初中有2%,高中为9%。11%的人拥有硕士学位,博士为2%。
可以看出,翻墙的人群大多数都拥有或正在接受相对较高的教育。
三、年龄
统计得出,年龄在19-28这10年内的翻墙用户占了77%,而在这群年轻的翻墙主力军里,22-25岁的人占大多数。下图为年龄分布的曲线图。
值得注意的是,15岁以下和40岁以上的翻墙者也不少。
四、职业
翻墙的人群里,将近50%是在校学生。IT行业(包括软硬件和互联网产品相关)占了20%,金融相关行业的人也不少。
五、地区
广东、北京、上海、江苏、江苏、山东、浙江、湖北的人最经常翻墙。这部分数据的参考价值可能不大,因为这些数据与调查派发的来源相关性过大。
六、工作年龄
因为大多数翻墙者为学生,所以在工作年龄这一项里,48%的人工作年龄为0,这与第四点里的调查数据吻合。
10%的人有1年的工作经验,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有8.13%,是一个不小的比例。
七、翻墙方式
翻墙显然不能没有工具。那么,人们都在用什么工具翻墙?这是一道多选题,总百分比超过100%,因为很多人不止有一种翻墙工具。
统计表明,5%的人使用的是自家公司的内部VPN翻墙。很多公司,比如Google、腾讯都提供公司内部VPN。要是不能翻墙的话,这些公司产品方面的业务很难开展。
16%的人自己购买VPN翻墙。
24%的人使用SSH翻墙。SSH翻墙是在这大半年里开始流行的翻墙方式。
有37%的人使用在线的网页代理,虽然这种方式比较古老,但是是最快捷的。
最多人使用的是自由门、无界浏览、Puff等翻墙工具,71%的人使用这些工具来翻墙。这些工具都是免费的,而且使用起来非常简单,在windows里,几乎不需要做太多设置就能使用。
有15%的人勾选了“其它”翻墙方式,在“其它”里,很多人填写了“GAppProxy”,这种方式使用起来也非常简单,只需申请一个免费的Google App Engine空间,配合GAppProxy客户端即可完成翻墙。
八、翻墙频率
2/3的人每天都会翻墙,7.5%的人每两天才翻一次,每周翻墙1-3次的占16.65%,是不小的比例。
九、翻墙花费
因为很多人使用的是像无界浏览这样的免费翻墙工具,所以大多数人翻墙并不花钱。也有人使用较为廉价的翻墙工具。统计表明,88%的人每月在翻墙上的花费少于10元。
10-50元的占了10%左右。
也有0.2%的人每月花费200元以上来翻墙。
十、翻墙年龄
27%的人翻墙年龄不到一年,随着中国封锁的网站越来越多,我相信这个比例会越来越大。当然,或许世博会期间会少一些。
翻墙年龄在1-3年的占了52%,其中有2年翻墙年龄的人占大多数。
有2.24%的人已经翻墙9年,GFW是1998年启动的金盾工程的一部分。据维基百科记载,90年代中国只有IP封锁,在2002年,GFW新加入了关键词过滤和DNS污染机制。
十一、为什么翻墙?
翻墙为了什么?翻墙干什么?
80%的人翻墙仅仅是为了“正常”地使用Google等互联网基础服务,他们或许只是想正常地搜索“胡萝卜”。
75%的人翻墙会上Twitter等社交网站,72%的人会看外媒的新闻。60%的人翻墙是为了娱乐,比如观看Youtube。
因为国内的互联网产品行业相对落后,而优秀的外国互联网产品往往又是被屏蔽,很多人翻墙是为了学习外国的互联网产品,这个比例占了52%。
30%的人翻墙会上成人网站。
另外有26%的人工作必须翻墙。
十二、是否向朋友宣传翻墙?
你是否告诉过你的朋友GFW的存在?
85%的人表示他们曾经向朋友介绍过GFW和宣传过如何翻墙。
十三、对GFW的态度
并非所有人都不愿意接受互联网审查。
将近50%的受访者认为,互联网审查应该有明确的法律,而非暗箱操作。
38%的人认为应该完全取消GFW。
我个人是50%之中的一员,审查必须有明确的大众标准,不能以领导人的喜怒哀乐为参考。
十四、如何得知墙的存在?
人们主要通过3个渠道知道GFW的存在,论坛占了19%,博客是主要的信息来源,占了37%。另外还有28%的人通过搜索得知GFW的存在。
十五、精彩言论
在这份调查里,我留了一个让受访者自由发挥的空间,让我们来看看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1、那是最美好的时期,那是最堕落的时期;那是智慧的岁月,那是没有开化的岁月;那是信仰坚定的时代,那是怀疑一切的时代;那是阳光明媚的季节,那是黑夜深重的季节;那是满怀希望的春天,那是令人绝望的冬天;人们拥有一切,人们一无所有;人们直入天堂,人们直堕地狱。(《双城记》)
2、"07-08年间在一家规模比较大的媒体公司工作。10人的编辑部门约2人知道如何使用翻墙工具。后来离职。部门有一同事长期联络,到了09年再次见面,给她演示了下自由门,她说:“从未使用过,也从来不知道gfw的存在。每天在媒体的工作,从来不需要翻墙。” 身边的朋友,除了经常关注国外媒体、民主这部分内容的人群,绝大多数人是不知道何谓翻墙,更不需要使用翻墙来绕过gfw。家里,我和先生每天都使用自由门。因为2010年google撤离事件,现在使用google搜索必须开着翻墙软件,以保证链接不被重置。"
3、1995年上网,因为兴趣爱好需要经常的查询一些国外的专业学术资料,所以翻墙已多年。起初是敏感的政治性网站被墙,但是从2003年开始情况变得非常的糟糕了,很多的国外学术网站都上不去了,于是开始憎恶GFW。继而从最初对GFW的不满转变成对整个体制的不满,近几年发现自己开始有政治倾向,实属无奈,这都是被逼的。
4、gfw的存在,体现了当前政府对互联网并没有完整的掌控能力,即并没有一个足够有效的方法来对中国的互联网进行规范。盲目地只针对国内外的消息进行封锁只会导致中国高端人才对这个政府的厌烦,不利于中国的发展。
5、翻墙表明我具有独立的人格与探求事实真相的权力。拒绝任何人或团体主导我的思维与判断。 翻墙,是表明我首先是个地球人,之后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草民。
6、GFW太吓人了,我去看F1技术专家的blog要翻墙(因为它是直接挂在wordpress上的),连全世界最权威的F1网站autosport.com的全部图片也都被墙掉了,真是不可理喻
7、GFW无过,错只在于少部分人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所有人,这是封建皇权统治的遗风。我们应从贯彻违宪审查、修正人大代表选举方式等方面对政府的权力加以限制,以维护民主制度。国家需要稍加按摩,放松一下了。
8、GFW这种状态其实就是在高墙边上留了一条小道,你只要不太过分,修墙的也就不会理你
9、本来我是不知道翻墙的,翻墙是因为当我在腾讯里发现卫生巾都是敏感词时,姐觉得活得没有尊严,连卫生巾都屏蔽了,我还是女人吗?
10、翻墙年龄记录不太清了,01年-04年在报箱收到一个光盘,内容是辛颢年讲座《谁是抗日战争的中流底柱》,附赠无界、自由门,当时试了下,就马上关掉了。几年之后翻墙才比较经常。friendfeed被墙后,开始每日必翻。
11、互联网同其他媒体一样,不可能放任其随意发展的,各个国家都是如此。但不应该像中国这样,控制互联网已经到了登峰造极,以至影响到中国互联网深层发展的程度。
12、每每看到连接被重置,看到五毛众,看到一个不相干的却可能被和谐的词,看到照旧有很多猥琐到极点的标题或图片在GFW监管范围内却活得很好…… 我从以前很气氛到现在可以平常心看待,麻木了还是成长了
13、目前身在美国读书,即将毕业。过去两年在国外和放假回国的对比体验非常强烈。我可以明确地说国内互联网使用的不自由是促使我尽可能在美国找工作留下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14、希望FGW下次打飞机的时候把GFW给打掉
15、我就是传说中的职业五毛党了~ 不过这跟我的立场无关~ 另外,“五毛党”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恶劣,其实我们引导舆论的团队,内部没几个人自己愿意干这个事情的,做公务员混饭吃没办法~
十六、我的翻墙之路
我是2005年左右开始频繁翻墙的,当时使用的是无界浏览,后来也尝试了自由门、世界通、火凤凰等软件。
后来,我开始使用GAppProxy,因为这是使用Google作为代理,速度特别快。但缺点是不稳定,不能下载大文件。
接着,我在自己的PHP空间上搭建了PHProxy,使用网页代理翻墙。
2009年,我开始使用SSH翻墙。为了追求高速度和稳定性,我和一帮朋友专门合租了一台VPS来翻墙。
2010年,我买了一个香港的高价VPN,专门给手机翻墙。现在,我可以在iPhone上自由地看Youtube视频。
现在,我有2个SSH帐号、4个VPN帐号。基本不会有翻不了墙的时候,除非白名单制度降临。
在绝对多数的情况下,我翻墙只是为了正常使用像Google、Twitter这样的服务,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