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站找一些原则
1. 这个站好,用的又不爽,我觉得我应该为它改版,就自己做个它的改版站 (质)
2. 这个站好,但东西太少了,不够我爽,我觉得它如果更多会更好,好吧,人肉+蜘蛛出马(量)
3. 这个站好,让我爽了,但没爽够,我觉得我能做个爽够的出来,就做个更爽的站 (质量)
4. A站好,B站好,C站好,我不想一上就要上ABC,好吧,我自己搞个D,包含ABC (整合,简化)
5. 这个站好,但东西太多了,我只需要其中一部份,别的不需要,我就搞个只有这部份的站,只有我需要的东西(细分)
6. 我觉得我需要一个这样的网站,网上没有这类网站,我马上搞一个,立刻,马上 (创造)
原则中的原则,我自己爽了,访客爽了,搜索引擎爽了,广告商爽了
QC即英文QUALITY CONTROL的简称,中文意义是品质控制
QC即英文QUALITY CONTROL的简称,中文意义是品质控制
QC七大手法由五图,一表,一法组成:
五图:柏拉图、散布图、直方图、管制图、特性要因分析图(鱼骨图)
一表:查检表(甘特图)
一法:层别法
旧七种工具QC旧七大手法指的是:
检查表、层别法、柏拉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管制图。
从某种意义 上讲,推行QC七大手法的情况,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公司管理的先进程度。
这些手法的应用之成败,将成为公司升级市场的一个重要方面:几乎所有的OEM客户, 都会把统计技术应用情况作为审核的重要方面,例如TDI、MOTOROLA等。
新七种工具QC新七大手法指的是:
关系图法、KJ法、系统图法、矩阵图法、矩阵数据分析法、PDPC法、网络图法。
相对而言,新七大手法在世界上的推广应用远不如旧七大手法,也从未成为顾客审核的重要方面。
使用新QC七大工具的益处
1. 迅速掌握重点---即时掌握问题重心,不似无头苍蝇般地找不到重点。
2. 学习重视企划---有效解析问题,透过手法的运用,寻求解决之道。
3. 重视解决过程---重视问题解决的过程,不只是要求成果。
4. 了解重点目标---拥有正确的方向,不会顾此失彼。
5. 全员系统导向---强化全员参与的重要性,进而产生参与感与认同感。
作用
1. 有利于开发智力资源,发挥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
2. 有利于预防质量问题和改进质量
3. 有利于实现全员参加管理
4. 有利于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人的团结协作精神
5. 有利于改善和加强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6. 有助于提高职工的科学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职工岗位成才
7. 有利于提高顾客的满意程度。
信度与效度
信度与效度是语言测试的永恒主题,信度与效度孰重孰轻,也是现代语言测试学家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
在教育研究中,信度与效度是很常见的两个概念。但每次看到或听到这两个名词,我的脑袋老反应不过来,看来基础就是不扎实。我重新翻看了几本书,在这里做个简单介绍。
一、信度
所谓的信度,是指使用相同指标或测量工具重复测量相同事物时,得到相同结果的可能性。如果说某个指标或测量工具的信度高,那它提供的测量结果就不会因为指 标、测量工具或测量设计本身的特性而发生变化;反之亦然。根据测量过程中不同的误差来源,可分为再测信度、复本信度和折半信度。
再测信度,是用同一测量工具在不同的时间对同一群受试者前后测量两次,然后计算两次测量分数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越大说明两次测量的一致性越高。相隔的时间不应该太长。
二、效度
所谓的效度,是指测量工具能够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征的正确性程度。效度越高,即表示测量结果越能显示其所要测量的特征。如果说根据某项特征能够区分人、物 或事件,那么说某个测量该特征的测量工具是有效的,就是指它的测量结果能把具有不同特征的人、物或事件进行有效的区分。常用的有变面效度、内容效度和效标 效度。
表面效度是指测量效果和人们头脑中的印象或学术界形成的共识之间的吻和程度,吻合程度高,表面效度就高。
内容效度是指测量在多大程度上涵盖了被测量概念的全部内涵,测量工具代表概念定义的内容越多,内容效度就越高。
效标效度是指测量结果与一些标准之间的一致性程度,这些标准能够精确表示被测概念。
三、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一个测量工具要有效度必须有信度,没有信度就没有效度;但是有了信度不一定有效度。
信度低,效度不可能高。因为如果测量的数据不准确,也并不能有效地说明所研究的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