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联机曲线对战-Curvytron http://www.curvytron.com/
不论是什么游戏,只要能与在线玩家互动,就会变得很欢乐!这是一款简单的画线,却异常激烈的多人联机小游戏,熟能生巧、勤学苦练才能画出长长的曲线。。。
囧猫视频集锦-catflixx. http://catflixx.com/
多久没有开怀大笑了?看看今天的这个网站吧,它收集了来自网络上各种囧猫搞笑的视频,保证你看了又想再看!
智能检测图片中人物年龄-How Old Do I Look? http://how-old.net/
这也是近期网友们热捧的网站!它可以根据上传的照片,将照片里人物的性别、年龄识别出来,总体来说还是蛮准的,当然,这样的东东不能太认真哦!
多人联机大鱼吃小鱼-Agar.io http://agar.io/
有点类似手游“大鱼吃小鱼”,但你的对手可都是精明的在线玩家,一不留神,你的小命就没了。。。
技术流公益网站-In Pieces http://www.species-in-pieces.com/
一个画面惊艳,内容深刻的网站!站长用html5绘制的各种惟妙惟肖的珍稀濒危动物,借此来呼吁人们关注这些濒临灭绝的可爱动物们。。。
乱弹也能出名曲-Touch Pianist http://touchpianist.com/
不论懂不懂音乐,玩得都很开心。。。网站提供众多钢琴名曲的演奏版,玩家不论按什么键都会演奏出动听的乐曲,闭上眼睛像大师一样享受钢琴的魅力吧!
另类技巧坦克大战-Maximum Ammo http://www.maximumammo.com/
内容类似血腥大地,你控制着疑似坦克的物体,利用地形、道具想办法消灭所有的敌人,可玩性还是很高的,游戏还支持自定义关卡,有时间的朋友可以自虐一下。。。
Flappy bird解狠儿版-Squishy Bird http://squishybird.com/
这款虐心反人类游戏终于有人对付它了。。。游戏里你可以尽情屠杀那该死的笨肥鸟,场面略微血腥,充分表现了大家对Flappy bird的怒火。。。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iPanda http://live.ipanda.com/
这是一个很有爱、很治愈的网站,全球首创24小时多路高清直播大熊猫,全程有直播员跟踪控制摄像头,并用文字来向大家实时解说,同时支持手机应用下载,随时随地看国宝!
玩看图游戏学外语-Ba Ba Dum http://babadum.com/
真正寓教于乐的网站。。。支持10国语言,通过听、看单词识别插图,多种答题模式构成全方位立体式学法,越学越上瘾,推荐!
三十秒限时速算-Speedsums http://www.speedsums.com/
网站只需要你有小学数学水平即可。。。在30秒内快速算出简单的加减乘除法,结束后会统计出你答对了多少,平均时间及在哪个问题上浪费的时间最多等数据。。。
人脸搞怪合成-THE ODD COUPLES http://www.screentoys.com/
网站拿名人恶搞了一把。。。你可以将两个人脸进行搞怪合成,加上网站提供的各种3D特效,生成的效果绝对能让你“满意”。。。
轻松有趣的猫迷万花筒-CATLEIDOSCOPE! http://catleidoscope.sergethew.com/
电脑前的小盆友们会爱上这个网站的。。。它将各种猫咪图片变万了万花筒的效果,看上去十分的喜感、有趣,推荐收藏!
世界杯预热小游戏-HaxBall http://www.haxball.com/
这个网站可以在线联机对战足球游戏,虽然画面和操作简单了点,但激烈程度不亚于真实的赛场。。。
奇妙的小人世界-miniature calendar http://miniature-calendar.com/
这也是一组网络上很火的组图,相信大家都多少看过!作者自2011年起坚持每天拍摄一幅小人世界模型照片,网站以日历的形式更新,4年来一直没间断过,佩服!
怀旧的铅笔收藏馆-Brand Name Pencils http://www.brandnamepencils.com/
很独特的收藏类网站,几乎全球各国知名品牌的铅笔都会在这里找到,近170只铅笔的侧面照收藏起来可不是一两天的功夫。。。
让表情飞一会儿-emoji zone http://emoji.zone/
这个网站看时间长了估计会有点晕。。。内容是将常用的表情汇聚在一起冲击你的屏幕,有点裸眼3D的感觉。。。
在线画图工具中文版-SketchBook http://www.sketchbook.cn/
由著名的设计软件开发公司Autodesk推出的一个很专业的在线绘画工具,同时支持鼠标、手写板操作,专业级的笔刷效果可以让懂绘画的朋友玩得游刃有余,不懂绘画的同学也不要急,网站支持图片上传并转换为素描风格,同样可以玩得很嗨皮。。。
飞行器航拍集锦-Travel By Drone http://travelbydrone.com/
很高大上的休闲爱好,今天的这个网站收集了来自全球网友提供的飞行器航拍录像,在google地图上可以很方便的观看世界各地的航拍影像,让你从鸟的角度欣赏地球!
看LOGO猜颜色小游戏-Brandseen http://brandseenapp.com/
顾名思义,给出LOGO的形状,在调色板上调出LOGO的原本颜色即可!
汉堡制作大师-Citizen Burger Disorder http://kritz.net/games.php
注意,这是一款游戏,而不是真正做汉堡哦。。。游戏中,你化身汉堡店的员工,为顾客制作各式汉堡,但一个人总是忙不过来,你可以邀请朋友一起联机帮忙,场面那叫一个欢乐啊!
手机与电脑神同步的小游戏-PollySynth http://pollysynth.com/
其实游戏本身没什么好玩的,但网站带来的互动性却让我们感到了欢乐,用手机遥控电脑屏幕上的卡通,加上鬼畜般的电子音,人多的时候那是相当热闹了。。。
洗脑的妮可妮可妮-NicoNicoNi~ http://nico-nico-ni.com/
妮可妮可妮~~~妮可妮可妮~~~妮可妮可妮~~~妮可妮可妮~~~妮可妮可妮~~~妮可妮可妮~~~妮可妮可妮~~~妮可妮可妮~~~妮可妮可妮~~~妮可妮可妮~~~妮可妮可妮~~~
极简室内运动教程-Extremely Easy Exercises http://www.extremelyeasyexercises.com/
极力推荐给IT、办公族,模仿网站上的人物姿势,你可以轻松得到有限的锻炼,别看都是些举手、弯腰的简单动作,要知道这些可有效缓解因长期坐姿引起的腰酸颈背疼。。。
寻找不动的表情-Emojis & Earth Porn http://emojisandearthporn.com/
这是一个相当考眼力的网站,壮美的地球美景为背景,上面浮动着很多表情,你要做的就是找到众多表情中原地不动的,点击进入下一关。。。
好听又有趣的地图MV-I’ve Been Everywhere http://www.johnnycashhasbeeneverywhere.com/
美国传奇乡村歌手约翰尼·卡什(Johnny Cash)的一曲《I’ve Been Everywhere》,网站用google地图配合歌曲中唱到去过的地方,相当有趣,这样诙谐幽默的MV想必大家都没看过!
多人联机鼠标大作战-Cursors http://cursors.io/
这个游戏会让你产生强烈的换鼠标欲望。。。它是一款支持多人联机的鼠标走迷宫小游戏,花式的关卡虐得你没脾气。。。
在线文件格式转换神器-Office Converter http://cn.office-converter.com/
没有之一!网站几乎可以在线转换所有我们常见的文件格式,即点即用,实时生成下载,乃居家旅行必备工具。。。
互动音乐动画背景-BOOM http://www.bbboooooommm.com/
别懵,我来解释一下!网站可以配合音乐显示各种动态酷酷的背景,根据你的麦克风收集到的音乐显示各种特效,你还可以用电脑键盘或手机自定义特效,是不是很酷!
史上最简单刷怪游戏-Clicker Heroes http://www.clickerheroes.com/
一款精美的放置型小游戏!无需你守在电脑旁边,你要做的就是抽一点点时间来升级。。。一但上手,就会有种停不下来的感觉。。。
三大互联网巨头公司,百度腾讯跟阿里如何划分级别?薪资待遇又有多少?除非身居其位,否则很难探知,但是等你到那个位置知道了,却又不能说,至少不能在公开场合谈论。接下来就为大家揭秘,百度、阿里与腾讯内部的级别划分跟薪资待遇。这是一个群众喜闻乐见却又讳莫如深的话题。
各个公司头衔名字都不一样,级别的数目也不一样;有些扁平,有些很多level慢慢升;有些薪水范围严格跟级别挂钩,有些薪水跟级别没绝对的关系。
最近对阿里羡慕嫉妒恨的同学可不少,知乎上也开起了对阿里的批斗会--2014 年放弃阿里巴巴 offer 的人是否格外多?--个么,就重点先说说阿里吧!
1. 举个例子。校招不论,单说社招。想知道阿里内部级别和薪资待遇的题主,或许正面临offer选择,就像这位纠结阿里系offer的同学W:
最近刚通过面试,但基本薪酬也是不升反小降。 级别只有P6+,连P7都没有,非常郁闷,打算拒绝算了。小本工作9年了,这算不算loser ?
奇了怪了,阿里系的P6和P7的范围到底是多少?
不过反过来说,阿里系面试还真是有点深度的,通过不易,但拿到这个级别总感觉是否自已混的太一般了。
郁闷。
这样的纠结实在太常见了,都是工作好几年的老程序员了,好不容易动心跳个槽,猎头开始保证得好好的,怎么拿到offer的薪酬却不尽如人意?是自己能力不够,还是被HR/猎头忽悠?
专心做技术的大都是心思单纯之人,却最容易吃亏。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看看对方的级别和待遇,谋定而后动,才能跳得更远,走得更稳。
2. 先看阿里的级别定义:
P序列=技术岗 M序列=管理岗
阿里的非管理岗分为10级
其中P6、P7、P8需求量最大,也是阿里占比最大的级别
前面例子中郁闷的W同学拿到了P6+的offer,正处于最庞大但又最尴尬的级别中段,至于为什么差一点儿没拿到P7,难道是HR在省招聘费?
哦,江湖传言@Fenng是P7,@鬼脚七是P9,改日向我司隔壁的P9求证。
3. 再看阿里的级别对应薪资:

年底的奖金为0-6个月薪资,90%人可拿到3个月
股票是工作满2年才能拿,第一次拿50%,4年能全部拿完
说到股票,真是要普及下常识,别被忽悠了。股票是公司用来奖励员工忠诚度的,所以阿里分年限行权,想要离职套现真的是难。更不要高额的税收了,首先,归属要收高达45%的个税,然后得到的还是限制性股票,还不能马上卖呢。好不容易可以出售的时候,还得交20%股票增值部分的个人所得税哦!
更重要的是,你必须先缴税,才能归属,缴税还必须用现金,不能sell to cover!So,拿的越多,先拿出的cash就越多,这里面的流动性风险你自己权衡吧。
再说说级别分层和阿里类似的百度
1. 百度的技术级别:
百度有4万人,每年招聘应届生技术产品人员1000人左右,技术岗位级别和阿里类似,分为T序列12级,不赘述了,大概阿里的级别减1或2,就是百度的级别。
主要集中在T5/T6,升T7很困难,T7升T8更困难;T7以上一般就不做coding了
一般来说,在百度待3年能给到T5,很多人都等不到三年,原因下面说,社招过来的,一般是外面公司的技术骨干了
T10是技术总监,十个左右;T11是首席科学家;T12基本没见过。
2. 再看百度薪资的大概范围:

百度薪资结构:月薪*14.6(12+0.6+2),其他岗位月薪*14
T5以上为关键岗位,另外有股票、期权
T5、T6占比最大的级别,T8、T9占比最小
级别越高,每档之间的宽幅越大
百度是一家业务定性,内部稳定,金字塔形的成熟公司。也就是说,大部分事情都是按部就班、驾轻就熟,所有人都比较轻松、稳定、舒服,尤其是对老员工而言。但是对于新员工来说,这意味着成长空间的极度压缩,机会少,上升慢。
百度工资高,福利好,但是这么多年期权已经基本发光了,只有总监以上才有,几十股几百股就算多了。问题就来了,百度新老员工的期权数量太悬殊,据说到百度楼下停车场一看,开卡宴的都是老员工,开捷达的都是新员工,其实很多新员工的贡献比老员工大得多,但是收入反而倒挂,于是很多新人等不到3年就跳了。
谈谈最南边的腾讯
1. 腾讯的技术级别:
腾讯的分级和阿里/百度都不一样,分为T1/T2/T3/T4共4级,其中又细分为3级。
员工仍然集中在中段,尤其是 T2.3 和 T3.1
想从T2跨到T3,即从2.3升3.1是非常困难的
2. 了解薪酬和级别的关系:

腾讯标准薪资是14薪,但是通常能拿到16-20薪
T3.1以上开始另外有股票
值得一提的是,腾讯是有淘汰制考核的。一般一年两次考核(6月、12月),实行末尾淘汰制,0-10%优秀,必须有5%的人转组(转组也可能出现没人接收的情况)或者被开除,这点比较狠。
升级也跟考核结果很有关系,要升一个小等级,必须最近两次考核得过一次A类考核结果。升 T3.1是内部晋升的第一道槛,要求架构在领域内优秀,被追问攻击时能无漏洞应答出来--据说只有30%的通过率。同时,腾讯好的一点在于,底层普通员工如果技术真的不错,照样升级,和是不是leader关系不大。 leader的带队价值在T3.3时才显现出来。
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答案的,我不是互联网猎头,我正在做的事就是要用互联网产品替代猎头,因为猎头不透明、不全面,还死贵。

给定一个正整数n,需要输出一个长度为n的数组,数组元素是随机数,范围为0 – n-1,且元素不能重复。比如 n = 3 时,需要获取一个长度为3的数组,元素范围为0-2,
比如 0,2,1。
这个问题的通常解决方案就是设计一个 hashtable ,然后循环获取随机数,再到 hashtable 中找,如果hashtable 中没有这个数,则输出。下面给出这种算法的代码
public static int[] GetRandomSequence0(int total)
{
int[] hashtable = new int[total];
int[] output = new int[total];
Random random = new Random();
for (int i = 0; i < total; i++)
{
int num = random.Next(0, total);
while (hashtable[num] > 0)
{
num = random.Next(0, total);
}
output[i] = num;
hashtable[num] = 1;
}
return output;
}
代码很简单,从 0 到 total - 1 循环获取随机数,再去hashtable 中尝试匹配,如果这个数在hashtable中不存在,则输出,并把这个数在hashtable 中置1,否则循环尝试获取随机数,直到找到一个不在hashtable 中的数为止。这个算法的问题在于需要不断尝试获取随机数,在hashtable 接近满时,这个尝试失败的概率会越来越高。
那么有没有什么算法,不需要这样反复尝试吗?答案是肯定的。

如上图所示,我们设计一个顺序的数组,假设n = 4
第一轮,我们取 0 – 3 之间的随机数,假设为2,这时,我们把数组位置为2的数取出来输出,并把这个数从数组中删除,这时这个数组变成了

第二轮,我们再取 0-2 之间的随机数,假设为1,并把这个位置的数输出,同时把这个数从数组删除,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数组的长度为0。这时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随机的不重复的序列。
这个算法的好处是不需要用一个hashtable 来存储已获取的数字,不需要反复尝试。算法代码如下:
public static int[] GetRandomSequence1(int total)
{
List<int> input = new List<int>();
for (int i = 0; i < total; i++)
{
input.Add(i);
}
List<int> output = new List<int>();
Random random = new Random();
int end = total;
for (int i = 0; i < total; i++)
{
int num = random.Next(0, end);
output.Add(input[num]);
input.RemoveAt(num);
end--;
}
return output.ToArray();
}
这个算法把两个循环改成了一个循环,算法复杂度大大降低了,按说速度应该比第一个算法要快才对,然而现实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当total = 100000 时,测试下来,第一个算法用时 44ms, 第二个用时 1038 ms ,慢了很多!这是为什么呢?问题的关键就在这个 input.RemoveAt 上了,我们知道如果要删除一个数组元素,我们需要把这个数组元素后面的所有元素都向前移动1,这个移动操作是非常耗时的,这个算法慢就慢在这里。到这里,可能有人要说了,那我们不用数组,用链表,那删除不就很快了吗?没错,链表是能解决删除元素的效率问题,但查找的速度又大大降低了,无法像数组那样根据数组元素下标直接定位到元素。所以用链表也是不行的。到这里似乎我们已经走到了死胡同,难道我们只能用hashtable 反复尝试来做吗?在看下面内容之前,请各位读者先思考5分钟。
…… 思考5分钟
算法就像一层窗户纸,隔着窗户纸,你永远无法知道里面是什么,一旦捅穿,又觉得非常简单。这个算法对于我,只用了2分钟时间想出来,因为我经常实现算法,脑子里有一些模式,如果你的大脑还没有完成这种经验的积累,也许你要花比我长很多的时间来考虑这个问题,也许永远也找不到捅穿它的方法。不过不要紧,我把这个方法公布出来,有了这个方法,你只需轻轻一动,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便出现在你的眼前。原来就这么简单……。
还是上面那个例子,假设 n = 4

第一轮,我们随机获得2时,我们不将 2 从数组中移除,而是将数组的最后一个元素移动到2的位置

这时数组变成了

第二轮我们对 0-2 取随机数,这时数组可用的最后一个元素位置已经变成了2,而不是3。假设这时取到随机数为1
我们再把下标为2 的元素移动到下标1,这时数组变成了

以此类推,直到取出n个元素为止。
这个算法的优点是不需要用一个hashtable 来存储已获取的数字,不需要反复尝试,也不用像上一个算法那样删除数组元素,要做的只是每次把数组有效位置的最后一个元素移动到当前位置就可以了,这样算法的复杂度就降低为 O(n) ,速度大大提高。
经测试,在 n= 100000 时,这个算法的用时仅为7ms。
下面给出这个算法的实现代码
/// <summary>
/// Designed by eaglet
/// </summary>
/// <param name="total"></param>
/// <returns></returns>
public static int[] GetRandomSequence2(int total)
{
int[] sequence = new int[total];
int[] output = new int[total];
for (int i = 0; i < total; i++)
{
sequence[i] = i;
}
Random random = new Random();
int end = total - 1;
for (int i = 0; i < total; i++)
{
int num = random.Next(0, end + 1);
output[i] = sequence[num];
sequence[num] = sequence[end];
end--;
}
return output;
}
下面是n 等于1万,10万和100万时的测试数据,时间单位为毫秒。从测试数据看GetRandomSequence2的用时和n基本成正比,线性增长的,这个和理论上的算法复杂度O(n)也是一致的,另外两个算法则随着n的增大,用时超过了线性增长。在1百万时,我的算法比用hashtable的算法要快10倍以上。
|
10000 |
100000 |
1000000 |
GetRandomSequence0 |
5 |
44 |
1075 |
GetRandomSequence1 |
11 |
1038 |
124205 |
GetRandomSequence2 |
1 |
7 |
82 |
现在摇号的程序及数据都可以在官网中查看,目的就是通过信息的透明度来堵住那些说摇号系统有猫腻之类的传言,我做为一个程序员,下意识的就想看看到底是否有猫腻。
通过下载程序,导入数据,将种子数写入后,的确没有什么猫腻,但还是不死心,想研究一下算法,结果发现了惊人的事情。
此算法使用的是伪随机,简单点将就是当种子数一定,摇号数据一定,每次随机结果都是一样的。举个例子,借用某申请编码2245102443992,摇号基数序号500015,取种子数范围在100000至120000之间能中签的种子数,结果显示共132个种子数,其概率为0.66%。随机找了一个种子数100575进行计算,得出结果在左侧表中,查询2245102443992是否中签,结果显示中签,在第15916行摇中;所以大家都应该知道怎么回事了吧,只要摇号池数据确定,查询出摇号基数序号,就能算出中签的种子数都有哪些,所以公布的数据和程序又有何用?关键在于种子数的确定。
眼下,在线教育正呈现火爆景象。或许下一个市值数亿、数十亿的大腕儿就在这个行业中间诞生;当然,谁也说不好,或许众多玩家中下个月就会有谁被腾讯、阿里、百度收至麾下,亦或沦为在线教育先烈,成为死在沙滩上的壮士。
其中,K12和在线语言领域最热,潜在的风险最大。但无论是你已经小有所成,还是折戟其中,那些在线教育路上的陷阱都值得从业者或想加入这一战团的人们来警醒。为此,腾讯科技走访新东方、学大、沪江网、猿题库、智客网等众多在线教育高管们,讲述在线教育路上的那些陷阱和经验,以求让后来者走得更加顺利……
陷阱1:视野太窄,只紧盯着学校、学生
很多在线教育创业者没有看清楚,被眼花缭乱的市场所吸引,被“教育”两个字所迷惑。一谈‘教育’,马上想到K12 (基础教育阶段)、大学、幼儿园,概念太窄,而且过度追捧概念。教育是个更大的市场,是个大概念,不能紧盯着学校、学生这个市场。
当然和所有互联网行业一样,在线教育首当其冲的是创业者的产品要给力,要击中用户痛点。这是一切的基石。正如弘成教育董事长黄波所言,当前在线教育不缺需求,缺的是好的产品和服务。
陷阱2:体制和技术受到束缚
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技术、方式来真正冲进在线教育。产品模式只是对当前学校传授式教学模式的简单技术模仿升级,学习无趣、被动,学生不买单。
中国教育领域相对比较保守,封闭,外界很难打进去,MOOC(针对于学堂的在线教育)一进学校,马上被政策、被校长、被老师、被学生弹出来,只能在边缘的地方,如英语培训等边角区折腾。
陷阱3:急功近利,贪多嚼不烂,钱要用到刀刃上
典型案例:龚海燕的梯子网和那好网的双双崩塌,就是因为贪大求全,战线拉得太长。
在线教育急不来,需长时间的运营积累和用户累计。龚海燕想一两年就盈利,太难,其两年换三个商业模式,等不起耗不起,没有下一笔风投注入,最终玩完。
如果企业融钱无望,只有通过紧急规模裁员,收缩战线来极大地降低成本,结果可能艰难活下来了,但在各种势力夹击下,将掉出一线阵营。
陷阱4:股权架构:看不见的致命隐患
典型案例:泡面吧在处理公司控制权问题上严重失当,最终估值近亿元的企业一夜分家,走向衰败。
此外,创业者在获取融资时候,需要控制好比例,否则容易丧失话语权,或被投资人扫地出门。一般最初投资占股15%-25%之间最为适宜。
有一些在线教育企业,傍上巨头,心里笃定。但这种公司的挑战在于,创始人能否不被巨头“同化”、“架空”乃至完全“消化”。 若低价卖给大公司,创始人逃离苦海,结果可能是企业在被大公司整合的过程中,人心思动,失去前进动力。如传课网被百度收编。
陷阱5:好高骛远,只看上大平台,瞧不上垂直细分
新东方在线副总潘欣认为,很多在线教育创业公司一上来就要做大平台,这是一个陷阱,最终可能会没有足够资源和资金支撑而挂掉,而针对更垂直细分领域的项目更有机会成功,现阶段的职业教育和英语更适合做在线教育,K12可能在移动端和电视端能有所突破。毕竟,通过电视面向家庭里面的教育市场大有可为。
因为大平台,看起来高大上,但不接地气。互联网上基本有一个规律:一上来就要做平台的必死,必须找到单点突破,力出一孔,先做小做精,等有所斩获后再逐步扩张。
陷阱6:人群定位偏差:不是所有的用户都适合
产品上要聚焦,用户上也要聚焦。在线教育并不适合高中以下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自制能力比较差,需要在线下由老师来进行一些面对面的辅助性教学。而高中以上,包括一些成人自考、考研等都比较适合在线教育。
此外,如果师生互动比较频繁、实时交互比较强的就不太适合在线教育。一些纯知识的讲授或者是技巧的传达,可以用在线教育的模式来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
对用户来说,更丰富教育形态的出现可能造成选择困难增加。
陷阱7:互联网免费思维能打败收费模式 O2O有戏否
教育行业的特殊性,付费根本就不是问题,只要有效果,无论是家长还是学习者,都舍得花钱为之买单。而且“迅速试错,快速迭代”这一互联网典型的成功思路并不适合在线教育。
学大CEO金鑫认为,单纯的在线教育并不适合K12阶段的孩子,只有结合线上线下的O2O教学模式,连接起线上和线下、课上和课后,才更加适合本阶段的学生。而且,目前单纯在线教育还没有找到清晰的盈利模式,对于资金链要求非常高,如果资金链断裂很容易失败,O2O健康的盈利能力也更适合企业的长远发展。
陷阱8:教师真的积极拥抱吗?
在线教育推广的时候需要转变教师的行为方式,教师的上课、备课方式都需要改变,而且需要上传教案,这增加了教师额外的工作量。传统的老师,没有时间,平时教课以及课后备课几乎占用了全部时间。
此外,教师在线教授内容的侵权问题是个无解的答案。一个学生交一份钱,但实际上却是四五个学生一起听,任何技术手段可以避免。
传统教育老师进入线上遇到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流量。线上的老师必须要自己进行招生,必须要在学生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目前其拥抱在线教育的积极性并不高。
陷阱9:追求质量过犹不及
在线教育追求内容质量无可厚非,但有从业者走了极端,而忽视了量的积累。毕竟,平台是需要海量用户来做支撑,而优质的内容是需要长久才能出来。所以,如果一味追求质量,平台会被耗死。需要,先把量做到一个级别,再逐渐提升内容。可采用低一级内容吸引用户的数量,高一级内容来黏住粉丝用户。
陷阱10:平台第一老师第二
在线教育链条的核心是老师。作为从业者,首先要考虑的不是先把平台搭建起来,而是应该找到好的老师。平台很多,关键是用户为什么要去你这个平台。在线教育的本质依然是教育。
目前的情况是,在线教育的两级--“在线”和“教育”并未有得到真正的沟通,平台端根据自己的想法去搭建教育平台,而那些熟悉教育行业的老师们却又不懂互联网到底能给教学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总之,热潮不断,浪花淘尽英雄。这可能是2014年在线教育行业的主旋律。有业内人士对未来在线教育企业的可能面临的死法总结如下:
其一,续融资跟不上,“弹”尽粮绝而死;
其二,无疾而终。一些传统企业凑热闹做在线教育,红红火火上线,最终雷声大雨点小,悄悄关门;
其三,内讧或投资方不和,创始人被赶出局,投资人自己玩不转,最终死亡;
其四,细分的领域选错,有的领域注定不适合做在线教育,一开始就注定关门或转行;
其五,大环境“毒”死。有的细分在线教育,市场还不成熟,企业怎么拼命砸广告做推广都没办法有好的收获。
但愿,我们猜到了开始,猜不到结局。我们也希望,通过以上展示的诸多在线教育路上的陷阱和可能死法,剖析出创业风险,让行业选手们绕开它,最终收获一片春光。
问孩子平时爱看什么电视节目,十个有九个会回答爱看卡通片,对于孩子的这一兴趣,父母也都是支持的。毕竟,这对孩子的益处多多:既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又能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对美的感受力……所以,只要卡通片一开播,父母就放心走开,让孩子独自去享受那些夸张的人物和滑稽有趣的情节所带来的乐趣。 然而,许多父母不知道的是,即使是卡通片,有一些也是“少儿不宜”的。在这原本是属于儿童的天地中,已污染上了成人世界中色情、暴力等精神垃圾。因此在孩子看卡通片之前,父母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那就是鉴别出适合您家中宝宝收看的“健康精神食粮”。

哪些卡通片适合6岁以下的孩子收看呢?
◆ 画面稳定清晰、色彩鲜艳。画面稳定很重要。有些动画片为了达到某种“艺术效果”故意抖动画面;有些则是粗制滥造,使得画面效果比较差。这样的片子,对孩子的视力有弊无利。有些卡通片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例如在国际上得奖的一些动画短片,但是它们的色彩往往偏灰偏暗,明暗对比不鲜明。这样的卡通片,即使您爱看,相信您家的宝贝也是不太会感兴趣的。
◆ 人物造型可爱、充满童趣。卡通人物千姿百态,但是无论美丑,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可爱、有趣,让人忍不住产生喜爱之情。不过,目前有些卡通片(尤其是日本卡通片)却在人物造型上走了“性感”路线,甚至会有卡通人物“半裸”或“全裸”出镜。爸爸妈妈可要当心这样的片子,别让小孩儿过早接受如此“早期教育”。
◆ 远离暴力。大多数欧美的卡通影视公司对自己出产的卡通片都有明确的受众年龄定位。若是专门针对幼儿的卡通片,会有严格的规定确保在镜头中没有与暴力相关的道具、动作和画面,如:刀、枪、打人、杀人及流血画面等。在国内,目前还没有这么详细的规定,这就要靠爸爸妈妈的“火眼金睛”来加以鉴定了。
◆ 思想积极向上。这是一句老话,所谓的积极向上指卡通片中所宣扬的是善良、真诚、友谊、爱国等精神和品质,这一点相信大多数的卡通片都能做到。但仍需注意两点:一是卡通片中的情爱场面。如果您不想孩子小小年纪就满口“爱呀爱”的,就请注意避开。二是过于成人化的思想。有些卡通片(大多仍是来自于日本)的思想比较复杂,如人的两面性、事物的悖论、世事的无奈、人心的险恶……大人都不一定能懂,更何况小孩儿呢?
厦门早教专家绿老师推荐适合孩子看的动画片
《千与千寻》培养孩子自我独立意识等

千与千寻的隐秘
生自安安,死亦碌碌,包围人类的永远是无解的未知世界。你摘下的小花,你遭遇的轻风,你踏过的长街——谁明白它们的本相?
隧道的另一端有想象之外的幻境,所有不可能发生的事都是这个城镇的理所当然,它和人界比邻而居,但人类的双眼永远不能捕捉到它的存在。因为有治愈百病的温泉,幻境里聚集了无数神仙精灵。迷路的十岁少女千寻,无意间掉入了这个人类的禁地。为了在幻境中生存,千寻被魔女汤婆婆把名字改成千,彻底脱离人界的生活;她还成为汤婆婆手下的工人,在这个专横的魔女所控制的温泉浴池里不停劳动。
千寻从釜爷爷、铃铛姐姐和神秘美少年小白的鼓励里得到生存下去的勇气,在温泉拼命工作避免沦为动物。渐渐的,在她身上沉寂已久的“生命力”被冷酷的生活唤醒了,原来人可以实际的感觉到自己是活着的,千寻第一次有了这样的体验。
温泉里有个叫“无颜”的面具人,他整天只会嘟囔着“冷”,“俺都要,俺有钱,拿来”,“千,饿了”这样的词,脾气暴躁粗野,丧失了与人沟通的能力。一心要活下去的千寻体会到了生之美好,她不希望自己和无颜有同样的下场,于是努力寻找解放无颜灵魂的方法。同时,曾经保护过她的少年小白刺伤了汤婆婆的女儿钱娘,千寻毅然决定拯救小白,挑战魔女的权威。
取胜的魔法只有一句话——为了他人而做一件事。对于生来就只知索取而不知付出为何物的千寻,不啻为一次全新的考验。
万物重生的早晨,来到寂静无声的窗口。放弃无尽需索,复归于零的时刻,人类才会得到满怀的所有。——此片适合5岁以上的孩子观看。建议观看此片时,有家长在身边陪同,因为里面有些情节孩子会怕;并且最好是看过《龙猫》《风之谷》之后再看《千与千寻》。
《五岁庵》韩语片,孩子,你是幸福的!

五岁的小朋友Son-yi自小便失去了父母,与姊姊Kam-yi可说是相依为命。他们在偶然的机会下,遇上了寺庙的和尚。两人于是便开始住在和尚寺的日子。Son-yi由于对寺庙内的规矩一窍不通,为寺庙带来了不少麻烦,但同时间亦为寺庙带来不少生气。
虽然在寺庙内的生活较为安稳,但姊弟两人却仍然挂念着一直待他们甚好的母亲。不知真相的弟弟仍在想着寻回自己的母亲,而知道真相的姊姊只有不停地饮泣。某天Son-yi跟随了到山上寺庙修行的少年和尚,希望可以找到妈妈……
(绿老师语)虽是韩语,但是没有关系,同时也可以接触一门外语吧,建议不要选中文声道播放,因为,如果不是原声,在某些特定场景时候的音乐就表现不出来了。本片适合5岁以上的孩子观看,尤其推荐读小学阶段的孩子观看。
怪诞而充满想象的《小鸡快跑》

小鸡们不屈不挠的精神孩子有么?
故事发生在50年代北约克夏的一个牧场,牧场主托伊迪夫人是个狠毒的泼妇,她丈夫见了她就象看到了瘟神。牧场的母鸡由于受不了托伊迪的“苛政”。和整天下蛋的单调生活,决意在小母鸡金格尔的带领下逃走。但逃亡计划屡屡受挫,换来的只是更严厉的管治。一天,一只名叫洛基的公鸡来到鸡舍。据悉他是从美国来的,而且是全美最棒的公鸡,他远渡重洋就是为了逃避人们的纠缠找个僻静地方安身。于是,一群母鸡在“全美最棒”公鸡的带领下再次准备胜利大逃亡……
该片于1998年十月正式开拍,大明星梅尔,吉布森将为洛基配音。皮特·劳德说:“片中出现一只美国公鸡是有一定蕴意的,它让我们不由感受到二战时美国士兵来到英国时带给英国女士们的那种冲击,我们想通过这只贫嘴但妙语连珠的美国公鸡和大家闺秀般的英国母鸡之间的对比,来体现英美的文化差别。我们非常喜欢吉布森在[与众不同的人](MAVERICK)中饰演的那个坚持己见的人物,我们试图使公鸡洛基尽量和那个角色贴近。”——3岁以上的孩子都可以观看。
《海底总动员》

《海底总动员》的主角是一对可爱的小丑鱼(Clownfish)父子。父亲玛林和儿子尼莫一直在澳洲外海大堡礁中过着安定而"幸福"的平静生活。鱼爸爸玛林一直谨小慎微,行事缩手缩脚,虽然已经身为人父,却丝毫不会影响它成为远近闻名的胆小鬼。也正因为这一点,儿子尼莫常常与玛林发生争执,甚至有那么一点瞧不起自己的父亲。直到有一天,一直向往到海洋中冒险的尼莫,游出了他们所居住的珊瑚礁。正当尼莫想要舒展一下小尾巴的时候,一艘渔船毫不留情地将欢天喜地的尼莫捕走,并将它辗转卖到澳洲悉尼湾内的一家牙医诊所。
在大堡礁的海底,心爱的儿子突然生死未卜的消息,对于鱼爸爸玛林来说却无异于晴天霹雳。尽管胆小尽管怕事,现在为了救回心爱的孩子,玛林也就只有豁出去了。它决心跟上澳洲洋流,踏上寻找自己儿子的漫漫征程。
虽说是已下定决心,但这并不代表玛林可以在一夜之间抛弃自己怯懦的性格。途中与大白鲨布鲁斯的几次惊险追逐,很快便令它萌生退意,险些使父子重聚的希望化为泡影。但幸运的是,玛林遇到了来自撒马力亚(Samaritan)的蓝唐王鱼(Regal Blue Tang)多瑞(Dory)。多瑞是一只热心助人、胸怀宽广的大鱼。虽然严重的健忘症常常搞得玛林哭笑不得,但是有多瑞在身边做伴,却也渐渐令玛林明白了如何用勇气与爱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也懂得了一生中有一些事情的确是值得自己去冒险去努力的道理。
就这样,两条鱼在辽阔的太平洋上的冒险使它们交到了形形色色的朋友,也遭遇了各式各样的危机。而鱼爸爸玛林也终于克服万难,与儿子团聚并安全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过去那个甚至连自己儿子都瞧不起的胆小鬼玛林,经过这次的考验后成为了儿子眼中真正的英雄!一场亲情团聚的大戏,就此在充满泪水的眼睛中落下了帷幕。——本片适合3岁以上的孩子观看。小一点的也没有关系。
小飞象

在象妈妈殷切期盼下,可爱的象宝宝终于诞生了。但是,那一双大耳朵使它成了众人取笑的对象,亲爱的象妈妈为了保护小象宝宝而被关起来,小象宝宝该怎么去面对未来呢?有谁能帮助它呢?中国国产优秀的动画片
一、水墨动画《牧笛》:优美的音乐,中国特有的山水水墨画意境。
夏日炎炎,牧童进入了梦乡......老牛被美妙的瀑布声迷住了,乐而忘返,一曲更为动人的笛声,使老牛重新回到身边。——本片适合各年龄段人群观看。3岁以下的孩子观看时,最好家长能在身边“随时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3岁以上的孩子,让孩子自己看,看完以后可以让他将故事情节大致复述一下(别忘了要鼓励哦)。
二、其他国产经典动画:牧笛、鹬蚌相争、螳螂捕蝉 、猴子捞月 、抬驴、愚人买鞋 、张飞审瓜 、老鼠嫁女、九色鹿、三个和尚、 曹冲称象、狼来了 、老虎学艺、哪吒闹海、阿凡提的故事系列片布偶动画、神笔马良 、偷东西的驴 、巧断案 、真假阿凡提 。
其它优秀动画名称:
《萤火虫之墓》感人的;《幽灵公主》正义的;《百变狸猫》滑稽欢快的;
《龙猫》奇特的可爱的;《风之谷》意外的;《魔女宅急送》新鲜的;
建议亲子共赏的电影
《音乐之声》
不建议看的动画(强烈反对让孩子多动的以下动画)
《奥特曼》《足球小子》《蜡笔小新》《恐龙战士》《赛车手》《功夫小子》《老夫子》《超人特攻队》《L猫三千问》
|
|
作者:乾龙创投合伙人查立
俺们创业者都是贱骨头,不去寻求过安安稳稳的日子,却偏偏要去冲浪、去拼命。创业图的是什么?是公司里的“股权”。
弟兄们教你一个字:Captable,这是一个恐怕在字典里都找不到的单词,却在创投和创业当中,无所不在、无时不用,什么意思呢?即创业公司里的“股份拼骨图”。公司成长需要不断引入资金,每次拿了投资人的钱就要给人家股份,所以“股份比例”会随着公司不断的融资和扩大而变化。
让我们来一起来玩一盘Captable的游戏…不,做一道“应用题”:以创业为起点、上市为终点,把一个创业公司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次股份变化都汇总起来,看看这“股份拼骨图” 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这里面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玄机,嘿嘿。
假设1:一个创业公司从一个idea到上市要进行三次融资:
A轮:证实模式;
B轮:发展、复制模式;
C轮:形成规模,成为行业龙头,达到上市要求。
假设2:公司发展需要不断有精兵强将加入,公司要不断拿出股份给团队成员。
假设3:每一轮VC的资本进来,公司大约要稀释25-40%。
假设4:公司业绩发展好,每一轮融资的估值都是在前一轮价格的基础上往上翻番,这叫溢价,VC的术语叫作Up round;但是创业公司免不了风风雨雨出现坎坷,有时候公司的钱烧光了,业绩还没有起来,急需有人投资,这样的公司在谈判桌上没有份量,对方愿意投资,但是估值很低,甚至低于前一轮的价格,创业者别无选择,也只好认了打折价让新的投资人进来,这种情况叫Down round,有点“贱卖”的意思。
好,让我们来看看黄马克公司的“股份拼骨图”吧:
创业公司开张时应该发多少股票?这是很多创业者在成立公司时碰到的第一个现实问题。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建议初创团队先发约10,000,000股。在这个基础上,经过三次融资以及团队的期权,到上市的时候,公司的总股数会达到100,000,000到150,000,000之间,如果上市时每股定价为8-10元,这家公司的市值会有 8-10个亿,只要估值超过发行价,马上直逼成为人人眼红的Billion dollar公司。
把股数定一千万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将来给员工发期权的时候,拿出0.5%来,对一家总股数是10,000,000的公司来说就是50,000股,而对一家总股份为100,000的公司,仅仅是500股,哪一个更加吸引人?!记住,将来给员工股份,别给百分比,给股数!
原始股东结构
股东名单 股权类型 股份 股份比例
黄马克/CEO 普通股 5,000,000 50%
刘比尔/CTO 普通股 3,000,000 30%
周赖利/COO 普通股 2,000,000 20%
----------------------------------------------------
合计: 10,000,000 100%
黄马克的公司凭其优秀的团队和独特的Idea,获得了VC的青睐。A轮融资是以Pre money 350万美金的价格融到了250万美金,Post money即600万美金,A轮投资人要求原有股东同意发15%期权给管理团队,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在A轮投资完成前实施。黄马克搞到了VC的一笔大钱,团队还占将近60%的公司股份,运气真不错。
A轮投资前,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执行后的股权结构
股东名单 股权类型 股份 股份比例
黄马克/CEO 普通股 5,000,000 42.50%
刘比尔/CTO 普通股 3,000,000 25.50%
周赖利/COO 普通股 2,000,000 17.00%
员工持股 普通股 1,764,706 15.00%
-----------------------------------------------------------
合计: 11,764,706 100.00%
一般来说,VC会要求员工持股计划在VC投资进来之前执行,这样VC就可以减少稀释。不过不能认为这是A轮VC自私,要知道B轮VC到时候也会要求在他们进来之前再执行一次员工持股计划,这时A轮VC和创始股东将一起稀释。
员工的期权比例应该留多少?这个问题也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一般来说是5-15%。创业公司的原始股是很珍贵的,尽管它在很多人眼里并没有什么价值。
A轮投资后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执行后)的股权结构
股东名单 股权类型 股份 股份比例
黄马克/CEO 普通股 5,000,000 27.63%
刘比尔/CTO 普通股 3,000,000 16.58%
周赖利/COO 普通股 2,000,000 11.05%
员工持股 普通股 1,764,706 8.75%
A轮投资人(领投方) 优先股 5,042,017 25.00%
A轮投资人(跟投方) 优先股 3,361,345 16.67%
-----------------------------------------------------------
合计: 20,168,067 100.00%
从表中可以看出,A轮融资有一个领头VC(Lead investor)和一个跟投VC。顾名思义,领投VC负责整个项目的谈判、尽职调查、法律文件……跟投VC跟从领投VC放点儿钱,不过有时候拖个跟投VC一起进来是有战略考虑的一步棋子,余言后述。
即使有几个投资人同时参与这轮过融资,有人是领投、有人是跟投,但是他们被视作一个整体,他们签署同一份法律文件,享有同样的利益和义务。
……
唉,创业公司最大的问题是“不定性”,尤其是“证实模式”。瞧,虽然搞到了钱,但是黄马克的公司在A轮进来之后出现了管理和业务进展上的瓶颈,产品测试屡屡出错,没有按时投放市场,收入也没有按预期进来,不久,A轮融资的钱已经烧光,而B轮投资谈判一拖再拖,B轮VC坚持B轮的Pre money为500万美金(低于A轮的Post money),B轮VC投入300万美金,Post money为800万美金,B轮投资人还要求给未来团队留10%的期权,而A轮VC投资条款约定在B轮融资时如果股价低于A轮的Post money,A轮VC不稀释(!!)……兵临城下,公司危在旦夕,黄马克和他的团队不得不拍板同意B轮VC的条件。
B轮投资后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执行后)的股权结构
股东名单 股权类型 股份 股份比例
黄马克/CEO 普通股 3,991,597 7.07%
刘比尔/CTO 普通股 2,394,958 4.24%
周赖利/COO 普通股 1,596,639 2.83%
员工持股 普通股 3,781,513 6.70%
A轮投资人 优先股(次级) 14,117,647 25.00%
A轮投资人 优先股(次级) 9,411,765 16.67%
B轮投资人 优先股 21,176,471 37.5%
-------------------------------------------------------
合计: 56,470,588 100.00%
谢天谢地,公司还算命大,B轮VC的钱终于在A轮的钱烧光的那一天进来了,公司香火不断!
请注意,A轮投资人的优先股现在被注明是“次级”。这是行规,最后进来的VC的优先级别是最高的,上一轮VC是“次级”优先,再上一轮的是“次次级”。这些优先的级别在发生利益的时候就会生效,比如万一公司要清盘,破盆破罐破家当变卖回来的钱,最优先的VC先拿,有多的话,次级优先的VC拿,还有多,次次级VC拿,最后剩下的,才是创业者的;还有一点:上表中A轮投资人的股份数比A轮时增加了很多,那是因为A轮有“反稀释”条款,为了维持B轮的“股份拼骨图”的百分比,必须要么让创业者拿出一部分自己的股份给A轮VC,或者让A轮VC以0成本再获得一部分股份,这里选用的是A轮VC以0成本增获股份的方法……想想心酸,创业者冲锋陷阵打江山,分利益时是最后一个,第一个支持创业者的早期VC,同样,分利的优先级别很低,相反的,IPO之前杀将进来的VC,反而优先级别最高,坐等摘桃子吃,唉,兴许就是这个原因,很少有人愿意来支持早期的创业团队,大家都想搭乘你的IPO过山车,但愿这些优先的级别,不会造就出一帮帮的阶级敌人哇!
B轮融资完成之后,黄马克和他的团队吸取前车之鉴,调整策略,专注再专注,新进来的钱一分不乱花,该出手时才出手,全都用在了刀口上,结果一炮打响!这时候VC们一个个终于都看清了机会,人人都愿意掏钱出来支持黄马克把公司迅速做大,于是公司的董事会决定融C轮,这轮融资以后公司差不多就得准备上市了。C轮融资谈判特顺利,估值也很高,6个X,即B轮Post money的6倍,以4800万元的Pre money(800 x 6 = 4800)融了3000万元美金。当然,C轮的投资人也提出要增强核心的上市团队,比如引进了CFO、销售副总裁…期权池又增加了5%。
C轮投资后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执行后)的股权结构
股东名单 股权类型 股份 股份比例
黄马克/CEO 普通股 3,991,597 4.13%
刘比尔/CTO 普通股 2,394,958 2.48%
周赖利/COO 普通股 1,596,639 1.65%
员工持股 普通股 6,753,649 6.99%
A轮投资人 优先股(次级) 14,117,647 14.62%
A轮投资人 优先股(次级) 9,411,765 9.74%
B轮投资人 优先股 21,176,471 21.92%
C轮投资人 优先股 37,151,703 38.46%
---------------------------------------------------------
合计: 96,594,427 100.00%
经受过考验的优秀团队、明确的目标、外加充足的资本,黄马克公司如虎添翼,IPO上市计划提到了议事日程之中,选定了上市的地点、承销商,确定了路演的行程和策略,嘿嘿,蒸蒸日上的公司就是令人心旷神怡,更何况,上市之后公司里还要冒出一大串百万富翁……咱这就来给他们算算身价,瞅瞅他们未来的皮夹有多厚,假设这家公司拿出了20%的股份去上市,每股价格8美元:
IPO时的股权结构
股东名单 股权类型 股份 股份比例
黄马克/CEO 普通股 3,991,597 3.31%
刘比尔/CTO 普通股 2,394,958 1.98%
周赖利/COO 普通股 1,596,639 1.32%
员工持股 普通股 6,753,649 5.59%
A轮投资人 普通股 14,117,647 11.69%
A轮投资人 普通股 9,411,765 7.79%
B轮投资人 普通股 21,176,471 17.54%
C轮投资人 普通股 37,151,703 30.77%
上市新发行股 普通股 24,148,607 20.00%
---------------------------------------------------
合计: 120,743,034 100.00%
注意到没有,上市了,公司的股票优先级取消了,大家统统变成了“普通股”,因为公司上市了,创业时期的那些风险防范就没有必要了,VC们想的是尽快套现,把身上穿旧的衣服脱下来,扔给二级市场上让股民们去抢着穿去吧。
看到了吧,创业真好,黄马克、刘比尔、周赖利身价都上千万美金了,这辈子全搞定了,吃喝是永远不用愁了!不过黄马克的团队要是在B轮的时候不栽跟斗,不被A轮、B轮VC活活啃掉好几根肋骨,他们现在的身价可能要翻番了……不管怎样,黄马克还是好样儿的,创业的弟兄们好好向他学习吧!
几点补充说明:
1. 早期创业公司的企业价值是很难估计的,VC们也无非根据持股比例和投入资金倒算出来几个数字而已,并不意味公司真正“值”多少钱。但是,早期公司的股份是很宝贵的,创业者要珍惜。
2. 创业公司的成长,反映在股价的升值。升值越快,融资时稀释就越少。当然,公司能很好地精打细算省钱,融资次数越少,稀释也越小。举个例子,创业初期花掉3万块钱,等于差不多1%的公司股份,到了C轮以后,3万块钱连0.000005%都不到。所以,千万不要烧钱,能不找VC,最好别去找。创业者骨头要硬!
3. 以上IPO的估值是简单化了的,没有考虑公司的收入和利润规模。
4. 创业公司的股权在上市前是不流通的,估值也讲不清楚,没有一个市场价格,给员工股份时如果用百分比,谁都说不清这25%、15%、1%. 0.1%......到底值多少钱。给他们股数吧,不管给了500股、5000股、50000股,你可以建议人家思考:等公司上市的时候股价如果是10 元,简单一算就知道这些股份那时候大概会值多少钱。
5. 前文提到“拖个跟投VC进来是有战略考虑的一步棋子”,解释一下:
早期的VC投资和创业一样,切忌香火断了,只要公司能活着,就有希望存在。所以早期VC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能把下一轮的VC引入公司。
也许你以为当你把A轮VC的钱烧光了,可以让A轮VC再砸点儿进来吧?不行,这回A轮VC再掏钱可没那么简单,VC是不能随便因为你钱用光了,再给你一笔花去吧,那是违规的!具体地说,如果A轮是我投的,这轮的估值就是我认定的,那么B轮我就不能自己定价然后自己又放一笔钱进去。我必须找到第三方的新的领投投资人来认价,在B轮中我不能领投但可以跟投。这是VC行业的规矩,不然的话,我可以A轮定价500万,B轮翻十倍变成5000万,C轮再来十倍成5个亿......这是“内部交易”,不代表这家公司的“市场价格”。所以,VC投资的每一轮融资,都必须由新的第三方VC来认价。
一是因为要“香火不断”,二是因为未来融资的“定价权”,所以我要在A轮的时候埋下伏笔,邀请一个VC跟着投一点儿钱,买张票跟我一起看你演戏,要是你演得不错,下场戏的票价说不定这位VC愿意来定,而我可以轻轻松松地跟投,接着看你继续表演。
为清晰展示每一轮股份/期权的脉络,特制Excel表格如下:
本文来源于泰然野狐禅,在此感谢!
2014年7月4日,我从百度离职了。
这是第一次,我不是因为和老板闹翻而离职;
这是第一次,我带着晋升的喜悦而离职;
这是第一次,我带着满满的收获而离职。
我曾经认为,我永远不会成为一个好员工,因为我太独、太挑剔、不喜欢听话的好孩子、而且讨厌一切想要改变我的人。但是三年过去,我改变了不少,我必须承认,所谓“进步”的过程,就是被认可的过程,也是被“驯化”的过程。
所谓“驯化”,就是了解规则、遵守规则、利用规则的过程。我并非被某些人“驯化”,而是被社会与职场的规律驯化。我曾经鄙视这个过程,但今天看来,作为一个资质平庸的人,如果你想在这个社会里做成点儿什么,“被驯化”是不可避免的。
我也曾自诩“卓尔不群”,又受了老罗“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的“蛊惑”。但在现实中,这个路子不一定行得通。你不得不向很多人解释、用他们(而不是自己)喜欢的方式解释,因为只有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支持,你才能继续工作下去。如果你是一个资质平庸的人,你不得不这样做,美剧《犯罪心理》中有一句话:“凡按自己的方式追求理想者,无不树敌。”
树敌多了,你就死了。
现在,我不敢说自己是个“好员工”,我只是觉得我是个比曾经的自己更好的员工。在离职的时候,我打算把自己这几年的职场心得总结一下,算是给自己的一个礼物。
我是一个资质平庸的人,以下这些心得只适用于愚钝且资质平庸的我,对于才华横溢的天才们并不适用。
一、你有“同理心”吗?
什么叫“同理心”?
说复杂点儿,同理心就是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和位置上,客观地理解当事人的内心感受,且把这种理解传达给当事人的一种沟通交流方式。
说简单点儿,同理心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也就是设身处地去感受、去体谅他人。
说白了,同理心就是“情商”。
具体点说:
同理心就是,领导交办一项工作,你要读懂他的目的、看清他的用意。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给团队成员安排工作时,一再询问“我说明白了吗”“有没有问题”,再三确认后,提交上来的东西仍然答非所问。所以我在接受任务时,总会向领导确认:你想要的是什么?你的目的是什么?了解这个以后,就可以站在他的角度,有效的帮他解决问题。
同理心就是,在激励员工时,点准他们的“兴奋点”,不揭“伤疤”。每个人都有认真工作的理由,家庭富裕的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家境贫寒的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吊儿郎当的爱面子怕丢工作。了解不同人的不同心理需求,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若是不问青红皂白,拿着鞭子大喊加油,只能是徒劳无功。
同理心就是,在与他人合作时,了解对方的需求和心理,潜移默化的说服对方,双方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想用强势压服别人,通常不好使。
二、听话,出活;
7年前,我和北京交通台的潘久阳聊天,他说“什么叫好员工啊,好员工特简单,就四个字:听话、出活”。这话我一直记着,这是至理名言。
什么叫“听话”?有句老话叫“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谁是“东”啊?你的直属领导就是“东”,大部分时候,听他的话准没错儿。
有朋友说:我有能力,我比领导水平高,我就不听领导的!咱先不说到底谁水平高——既然他能当你领导,肯定有比你强的地方——咱就说水平和能力这事儿,什么叫“有能力”啊?领导用你,你就有能力。不用你,甭管您有再大的能力,都是白费。
根据我的经验,一般来说,领导都比你水平高,起码在一点上是这样:他比你信息更全面、判断的更准确。因为领导更容易接触到更高层,更了解更高层的意图,他知道的你不知道,你在自己的角度上认为“这么做对”,但领导在更高的层面,并不一定这么看。
还有朋友说我领导就是瞎指挥,明摆着不对,我干嘛要听他的?这是另外一个问题,咱们最后一条会谈到,如果你觉得现在的环境无法进步,就可以考虑离职了。
什么叫“出活”?就是领导给你的工作,你得按时完成并且汇报总结。如果这个工作要持续较长时间,那么你需要阶段性的给领导反馈。我们经常犯一个错误,领导安排的工作,他不问你也不说,黑不提白不提这事儿就算过去了。
过去了?哪儿那么容易啊!领导都记着呢,你等他问你的时候——“诶小陈,上次安排你做的那事儿怎么样了?”——他就已经在心里给你写上了标签:“不靠谱”。
一个“不靠谱”需要用十个“靠谱”来扭转,两个“不靠谱”就很难转变印象,三个“不靠谱”你就没有机会了。
“出活”还有一层含义,就是“超预期”。这个咱们在下一点聊。
三、要想人前显贵,必须背地里受罪;
在公司里上班,大家的智商都差不多,谁也不比谁强多少,拼的都是努力和用心的程度。你下功夫了,就比别人做得好。哦,本来就不比别人聪明,别人下班你也下班、别人玩儿你也玩儿、别人搞对象你也泡马子,你凭什么比别人干得好?
“要想人前显贵,必须背地里受罪”的道理并不难懂。就是真到受苦的时候就含糊了,有的人会说,我年纪轻轻的为什么不好好享受生活啊?这种想法很普遍,这本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没什么可说的,一个人想怎么生活都对。但是有一些朋友是在追求理想和享受生活中纠结的,和这些朋友,是可以聊的。
马云曾经说过:我们追求的应是人生的大平衡,而不是一时一日的小平衡(大意如此)。新东方也有一句话说:怕吃苦吃苦一辈子,不怕苦吃苦半辈子。两句话大意相同,值得深思。
一件工作,你用心想了做了,领导一看就知道,你想糊弄,也是一看就知道,这个没侥幸。领导在判断这个问题的时候,标准很简单:我想到的,你都没想到,肯定没用心;我想到的,你想到了一部分,用心不够;我没想到的,你想到了,这是用心了——这就是“超预期”。如果你每次都能给你的老板一个超预期的结果,那你无疑就是一个好员工。
四、能忍多大事儿,就能成多大事儿;
讲一个笑话:
在电梯里,领导放了个屁,回头问秘书,谁放的?秘书忙答道:“不是我!”领导不说话,这事儿过去了。不久,秘书被调离,领导在谈起调离原因时说道:“屁大的委屈都受不了,还能做的了啥?”
在工作上想受到领导的赏识和重用,除了要有过硬的工作能力外,更重要的,要有足够的涵养(抗压力或者回血能力)。能受多大委屈,才能成多大事儿,这是一定的。为了考察你的“抗压力”,领导有时会故意试你,你可一定要经得住考验。
我自己也经历过类似的事情:
有一天加班,晚上2点钟到家,收到老板的一封邮件,批评我工作不到位。我收到邮件后就很崩溃,还很委屈。于是当即奋笔疾书,回邮件!解释我是如何工作的,我做的如何有道理,我做的如何有效果……写了2000多字。
写完了,我好像冷静了一些,我就琢磨一个事儿:如果我是老板,我对一个员工工作不满意,于是我给他写了封邮件批评他,我想看到的是他洋洋洒洒的解释和辩解吗?显然不是啊。然后我就突然明白了,于是我把那2000多字都删了,简单回复了一句话,大意是:我会反思工作的问题,然后尽快整改。
两个月后我晋升了。在我的晋升仪式上,我对我老板说起这件事,他对我说,我知道你很委屈,我就是想看看你在面对委屈和压力时,会有怎样的反应,这体现了一个人的成熟程度。
多说一句,人们会感叹“钱难赚,屎难吃”,人人都想“站着把钱赚了”,我更相信他跪着的时候你没看见。我们总是强调“尊严”,比尔盖茨说过一句话:“没有人会在乎你的尊严,你只能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取得尽可能多成就。”
对于比尔盖茨这样的天才姑且如此,况且我这样资质平庸的碌碌之辈呢?
五、总躲着领导,你就危险了;
不少人躲着领导,尽量少跟领导说话、绕着领导走。因为跟领导近了事儿就多,不跟领导多接触,事儿少,多清闲。这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如果你想在工作上取得一些成绩,我建议还是应该主动的多和领导沟通。领导在平时开会时说的多是大面儿上的话,真话、有用的话、有价值的话不一定说。这并不是他不想说,而是没机会说。
有心的员工会随时抽时间和领导沟通、增加私人交流的机会:一起吃饭、一起抽烟、一起上下班、甚至一起打球K歌……通过这样的机会,你可以了解领导对于你的看法、对于工作的观点,这些都有益于你调整自己的工作的方式。
有朋友担心这样做会引起领导反感,其实完全不会,领导们多是孤独的,如果他发现有一个员工虚心向他请教、积极分享工作的思考,他是非常高兴的。
有朋友说,我不想那么累,我就想混混日子。即便是这样,你最好也主动和领导沟通、主动汇报。你追着他,你是主动的一方,其实你不累;等到他追你的时候,你就被动了,最终就累死了。
老罗曾经讲过一个故事,说你进入单位,见到老板就低头过去、不理他,他当然也不理你。等到年终考核、或者裁员的时候,老板隐约记得有你这么个人,但不知道你的名字、更不知道你做了什么。老板会想:这是你的错,不是我的错。不开除你开除谁?
老板也是人,大家用人类的方式沟通,一切会变得简单很多。
六、帮助别人千万别吝啬;
马云曾经说,成功就是成就自己帮助别人。这话没错。
如果你在一家公司工作,你发现你的工作不用任何人协助就能自己独立完成,那你多半是个打杂的。相反,你的工作需要越多人协作,就越复杂、越高级。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我处在一个协作关系网中,如果没有别人的帮助,我就无法工作下去。
当你正在忙于某项工作时,有同事来向你“求助”,很多时候我们会很直接、甚至粗暴的拒绝,殊不知这样做正在给你今后的工作种下麻烦的种子。风水轮流转,在一家公司里,大家的工作互相交叉的几率很大,说不定你会用上谁,这些人脉关系需要平时去维护。今天你帮助了人家,说不定明天对方就会成为你的救命稻草,这非常可能。
有一天我正在疲于应付一个项目总结,这时有个其他部门的同事来找我聊合作的事儿,我并不认识他,我耐心的和他介绍了情况,并且真的形成了几次愉快的合作,半年后,我的晋升答辩会上,我发现他是我的答辩委员……
七、目标再目标,量化再量化;
没有目标的,都不叫工作;没有量化的,都不叫目标。
在接受一项工作时,先问目标是什么;在布置一项工作时,先交代目标是什么。这个不说清楚,都是扯淡。
不想成为蒙着眼睛拉磨的驴?那么除了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目标外,还得知道你的部门、你的公司的目标,最关键的,你需要知道,你的工作在总体目标中处在什么地位、扮演什么角色。如果你发现,你工作的目标和总体目标关系很小、甚至没有关系,那么你就很容易被拿掉。
辞退员工,或给员工绩效打分“不合格”是很令人头疼的,但其实这事儿并不难。关键就在于事先和每个员工一起制定量化的工作目标,并且随时提醒员工,他的工作是否达到了要求。没有达到量化指标,辞退或“不合格”是令所当然事儿,在数据面前,再矫情的人也无话可说。相反,如果谈感觉、聊希望,这事儿就没法办了。
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我的义务;
领导安排的工作,不能说“我做不了”、“我做不到”。
公司请我们来工作,是为了解决问题的,如果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就没有价值。工作推进中遇到困难,无法继续进行,这是很正常的事儿,我们需要做的是主动寻找答案和办法,哪怕你的办法不妥,那么就去问,但无论如何不能对你的领导说,我不会。
前天,我在公司里听见隔壁团队的领导安排同事定一个会议室,有公司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会议室是很难订到的,弄不好还需要“托关系,走后门”。这个小同学可能是没有订到,于是和他的领导说“我没订到”,他的领导直接就急了,说:“那怎么办?需要我来订吗?”
这位领导发火是有道理的,这位小同学在发现自己订不到会议室后,应该做的是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最简单的就是向老同事咨询。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员工最关键的能力,没有之一。在工作中遇到困难特别正常,在这时,我们有一项义务,就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九、尽量不说“不是我,我没有”;
绝大多数人在面对批评的时候,本能反应都是推卸责任,此时的口头禅就是“不是我”、“没有我”。我总觉得,很多时候,越成熟的人,就越少用本能反应面对问题,因为他们有更强的自控力。
尽量不说“不是我”、“没有我”这样的话,因为这些话毫无作用,领导听惯了这样的推卸之词,丝毫不会为之所动。此时如果能够主动承担责任,反而体现了一种担
当。即便真是被冤枉了,当场辩解往往也不是最明智的选择,可以先保持沉默,私下找机会和领导进行沟通。这个详见第三条。
十、“言多必失”死得惨;
在公司里,少说闲话,不说是非话,不做是非人。
你就相信一点:你说的每句话,你的老板都会知道。好话可能不一定,坏话则是一定的。
还是做个正直的人吧,这样最简单,也受益最大。正直人的原则是:批评当面说,赞美背后讲。
十一、知道什么时候离开。
好多同事和朋友和我聊过离职的话题,我对朋友们的建议是,如果你因为觉得工作不爽,那就别离职,因为甭管到哪里,都会不爽:老板不喜欢、同事不可爱、工作太劳累、关系太复杂……我以我在多家大公司工作的经历担保:几乎所有我工作过的公司,令人不爽的事儿都是一样的。
那么什么时候离开呢?我想,有两种情况:
1、在这家公司,你已经没有上升的空间、无法学习到更多的东西了;
2、在这家公司,你已学到足够的知识,可以在新领域或新平台上一展身手了。
如果你是开发者,在寻找最佳的代码游乐场,享受代码的乐趣,那么你来到了正确的地方。在这篇文章中我已经收集了用于测试、调试和分享代码的10个最好的免费代码游乐场(Code Playground)和沙盒工具。如果你知道其他好的代码游乐场,可以通过评论告诉我。Enjoy!
1. Codepen

CodePen是一个web前后端游乐场。它基于激发、传授和分享。能高亮热门示例(“Pen”),且提供高级功能,如共享和嵌入。需要建立一个减少测试案例来演示并找出一个bug?CodePen绝对适合这个场景。想炫耀你的最新创作和获得同行的反馈? CodePen是绝一不二的选择。
2. CSSDesk

CSSDesk是一个在线CSS沙箱。它使人们能够快速测试的CSS代码片段,并观察实时结果。我有非常看好这个项目。有行号和文本框输入实时语法高亮显示。其中一个最好的一点是它允许用户与他人分享他们的代码。
3. Google’s Code Playground

谷歌的代码游乐场是一个基于Web的工具,可以让Web开发人员尝试谷歌所有提供的API,调整代码,和查看结果。谷歌的代码游乐场可以让您尽情享受而不必打开一个外部编辑器,所有的API都被装载在(左侧)“Pick an API”框中。
4. JS Bin

JS Bin是一个web app,专门设计于帮助JavaScript和CSS亲们在某些上下文中测试和协作调试代码。 JS Bin允许你编辑和测试JavaScript和HTML。一旦满意,你可以保存并发送这URL给同行审查或寻求帮助。然后,他们可以做更进一步的修改,如果需要保存更新。
5. JSFiddle

JSFiddle中是一个shell编辑器,通过创建基于流行JS框架的自定义环境,简化JavaScript的编写。你可以选择框架和版本(可选的有MooTools,jQuery,ojo, Prototype, YUI, Glow,Vanilla)。此外,如果行的话,你可以添加jQuery UI或MooTools More之类的免费框架。它具有一个极好的特征是能够产生一个唯一的URL以保存和分享代码。另外,JSFiddle也自带嵌入特征。它是无需网站就可尝试和分享JS代码的极佳平台。
6. Dabblet

Dabblet是快速测试CSS和HTML代码片段的交互式游乐场。它使用-prefix-free,不必在你的CSS代码添加任何前缀。可以在Github gist保存工作内容,将其嵌入到其他网站和与他人分享。它目前只支持Chrome,Safari和Firefox的现代版本。所有发布的代码属于发布者,没有强制许可证。 Dabblet本身是开源软件,在NPOSL-3.0许可下发布。
7. Editr

Editr是一个集HTML,CSS和JavaScript的游乐场,你可以在自己的服务器上托管。它是基于ACE的编辑器。它的超级容易安装。它支持一个页面多个实例。可以通过JS对象或HTML属性进行配置。 Editr支持3种视觉布局:水平,垂直和单一。前两个是用于在线编辑。第三个是用于演示。 Editr基于MIT License。
8. Livewave

Liveweave是用于HTML5、CSS3、JavaScript的游乐场和用于网页设计师和开发者实时编辑器。这是用来测试,练习和分享成果的好工具!面板大小可调,可以让你随心所欲写(或织,如我们称呼它名字一样)代码。 Liveweave还内置了对HTML5和CSS3的标签/属性上下文敏感的代码提示,使生活变得更加简单。
9. D3 Playground

D3.js设计目的在于让你能够以交互方式使用D3.js库。每一次编辑(产生有效代码)都会实时影响D3.js游乐场。因为CSS是可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你也可以在线编辑CSS。
10. HTML5 Playground

HTML5的游乐场包括一个可以看HTML5动作的代码库。它们包括一些基础启动例程,如HTML5 Doctype和音频标记(仍然是兼容浏览器中回放特性的好demo)。拥有一个交互表格,包含HTML5元素,如范围、日期输入和针对电子邮件地址和网站的自动验证。
A Business Is Not a Democracy(商业无民主可言)
Product Management is Inherently Political(产品管理就是内部政治)
- 我们为谁做产品决定了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产品,我们做什么样的产品决定了我们的产品能走多远,我们的产品能走多远才最终决定了我们的企业能走多远。
- 在产品团队中,产品经理不是最聪明的人,最聪明的人在你的团队中,去发现这些聪明的人、聪明的想法。
- 产品经理想做好工作,必需要具备“五个一”:一个脑袋、一双眼睛、一对耳朵、一双手以及一双脚。
- 主动是要找到目标,好学是要实现目标,对产品经理这个人是如此,对产品经理的工作更是如此。
- 对于“产品”的认识决定了产品经理工作的广度,对于“需求”的认识决定了产品经理工作的深度。
- 对于产品经理来说,根本要关注的是如何提供给用户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而不是提供给用户一个完美的产品。
- 一个好产品并不一定是一个能挣钱的产品,而能挣钱的产品,对于企业来说,则肯定是一个好产品。
- 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如果你还做不到为企业挣钱,那么就要先做到为企业省钱。
- 用户可以影响我们的产品方向,但不能决定我的产品方向。
- 教育用户这个问题的根本不是是否需要教育用户,而是教育用户的成本到底由谁来承担,这绝不能成为产品经理的一种惯性思维,一定视情况而论。
- 产品经理的理想且终极的目标就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向合适的用户推出合适的产品!
- 产品经理,一个在跷跷板上工作的人,一边是用户的利益,一边是企业的利益,做好了是左右逢源,做不好就是左右为难
- 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应该是拉出去可以冲锋陷阵,拉回来可以排兵布阵,既有参谋的眼光,又有指挥官的果断!
- 一个产品经理需要了解的技术领域,宽度需要两英里,深度需要两英寸!
- 产品经理无非就做两件事情:知道做什么、知道怎么做。前者就是产品经理的战略规划,后者就是产品经理的战术指导。
- 产品经理,要相信自己的双腿,不要相信自己的耳朵!
- 作为一个产品经理,不要向别人轻易地承诺,也不要相信别人轻易的承诺。
- 情感是热血的,商业是冷血的,产品经理应该很多时候是一个凭热血去做冷血事情的角色。
- 产品经理在公司内的关系很简单,要么去和稀泥,要么去得罪人,但现在看,得罪人要比和稀泥更有前途。
- 都说忠言逆耳利于行,但对于产品经理来说,不但要有忠言,关键还得顺耳,才有可能利于行,这或许就是产品经理沟通能力的最高体现吧。
- 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在决策建议上可以允许失误,但绝对不能允许愚蠢。
- 成功就是不打折扣的执行,失败则是一个折扣接着又一个折扣的执行,因此,产品经理是不允许在业务执行上打折扣的。
- 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一个产品的成功并不是由这个产品经理做对了多少决定的,而是由他的竞争对手做错了多少决定的。
- 产品经理一定是一个动脑比动腿多的职位,但要想更好地动脑,前提是腿必须先动起来。
- 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没有需求,而是我们缺乏发现需求的眼睛。
- 都说产品经理的第一能力就是沟通交流的能力,怎么沟通、怎么交流,不是说你把该说的说了就可以了,而应该是把该说的说好了、说对了,说到团队成员的心窝子里才能证明你会沟通、会交流。
- 产品经理要面对的各类角色太多,很多时候都会形成一种对立面,在不涉及原则的情况,产品经理要学会先往后退。
- 产品经理一定要学会说“不”,面对的对象可能是我们的高层、伙伴以及客户,之所以这样,究其根本,是为了避免市场向我们说“不”。
- 对于产品经理来说,不是我们产品的机会越来越少,而是我们挖掘和发现机会的难度越来越大
- 对于产品经理而言,要处理好各种关系,不但要以人为本,还要以人的利益为本。
- 对于产品经理而言,知道不做什么要比知道做什么更有价值。
- 把任何想法都记录下来,如果不记录下来,这个想法将永远只是“想法”。
- 对于产品经理而言,应该是没事不找事,有事不怕事。
- 产品经理最大的智慧就是把别人的智慧变成自己的智慧。

四年一度的球迷狂欢节就要到了,32强已经准备就绪,6月13日开始将为全世界的球迷带来顶级的足坛盛宴。
自32强分组以来,关于各支球队胜负的预测从未停止过。就连《时间简史》的作者、世界著名物理学家霍金都通过科学公式预测出英格兰队要想在2014世界杯上夺冠需要具备的要素。
开发者Andrew Yuan利用大数据和前端技术制作了一个预测信息图,来看看你支持的球队夺冠几率如何吧?(足球是圆的,一切皆有可能,本文不对该数据负责)。

鼠标放在图中某个节点、国家名称、地图区域上,左图中即会显示该国家队在世界杯各轮比赛中获胜的几率。
该项目的实现方式:
收集数据:自1930年以来的FIFA官方比赛比分、自1993年以来215个不同国家的排名、32个国家的Google地图数据
将CSV格式数据汇总,转换为JSON格式
通过各种公式计算概率
使用D3.js将结果可视化

具体实现方式:
项目源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