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珠庆の日记 生命只有一次,你可以用它来做很多伟大的事情–Make the world a little better and easier


176月/150

房地产商如何玩转社区O2O

发布在 邵珠庆

2.jpg
房2.jpg5.jpg1.jpg
房5.jpg空间改造.jpg
房7.jpg

房8.jpg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105月/150

自以为是 20160510

发布在 邵珠庆

生活中,很多人喜欢站在自己的视角,以为很了解别人,以为全世界就自己是对的。

所处环境条件不同的人,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你不知道别人的生活,更无法对别人的酸甜苦辣感同身受,所以不要轻易地去指责别人或者否定别人,因为未曾真正的经历,就无法体会别人的一切。

倘若我们善于站在别人的位置上看问题,就能从内心深处理解别人,更接近、更符合事实,也容易让人与人之间多一些慈悲之心。
这样,人与人之间的误会、矛盾就会少很多了。 

不要轻易地指责别人,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智慧与能力,去知道别人生活里的喜怒哀乐、去真正体谅别人的酸甜苦辣。  
所以,一味地去指责批评,定将给别人带来伤害。 
一个真正的有文化修养的人,能够用“慈悲心和包容心”去成就别人,其实也是在成就自己。 

我想每个人都是自以为是的,总是用自己的想法去揣测别人。
就连谈恋爱也是一样的道理,总是用自己的想法去拼凑对方的样子,以为就是理解,或者是了解。

人,都是有思想的,而且,人可以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
有思想就会有差别,每个人的能力也就不一样,于是对于一件事就会有不同的想法。

同样,我也是自以为是的人,总是用自己的想法想别人这样想,那样想。
就想我总是觉得那个人很讨厌自己,原来不是,等到接触了才知道,她也想和自己当朋友。
所以我又联想到: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如果觉得自己还可以,那么就这么以为下去,当别人不理解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也最好不要去教育别人,试图去改变别人的想法,因为别人怎么想不关你的事,别人的想法是别人的,不碍着你的事。

如果别人不理解自己想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也没必要去责问别人为什么理解错了。
怎么就不想想是不是自己表达有没有问题,出了问题总是找别人的错,是不是想过自己错在哪里?
如果真的是别人错了,那么完全可以明明白白的说明,哪里错了,要是懒得说可以直接不理会,何必还要自己觉得别人如何如何,再教育别人。
如果人人平等,那么你没有资格教育别人。

谦虚,我想是一个人必要的东西,不要总是自以为是的以为自己知识渊博就可以随便说别人的不是,可以随便对别人发脾气。
觉得人生阅历比别人多就比别人高很多或者知道很多,总有自己不知道的东西。
所以那些自以为是的人们,收起自己的那些自以为是,收起用自己想法揣测别人,猜对了还沾沾自喜的想法。

每个人做每件事都有自己的理由,没有对错是非,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在做。

我也会少点自以为是,不可能没有,但是以后少点再少点。

274月/150

社交APP的痛点及九大流派解析

发布在 邵珠庆

“陌生社交是不是没戏了?”

当然有戏。

今天社交APP最好的切点必在“半熟人群”,既不是彻底的熟人没悬念,也不是彻底的陌生人不靠谱,而是这样一群人,有可以迅速熟悉起来的契合点,有持续交往的路径,有暧昧的小心思和羞羞的盼头,有关系升温以致(你懂的)的可能。

而这一方向和今天市场的格局完全契合,一方面熟人社交已经被腾讯的手Q和微信双向锁死,所有试图模仿path、做熟人安全私密社交的APP都遭遇了困境;另一方面纯粹的陌生匿名社交大行其道,各种炒概念、夺眼球,热潮退去之后却始终无法形成有效的用户沉淀。唯独“半熟人群的陌生社交”这个领域,完全可能出现新的巨头。试想,半熟沉淀下来就是熟人,接下来可能颠覆的就是……

陌生社交产品必须着重于解决两大痛点:

1、社交主体差距过大,我和一个舞厅里天昏地暗觉得抽烟男人才帅气的女生,确实没什么好聊。

2、缺乏有价值的场景和话题,不知道该聊什么。

让平凡而善良的广大什么丝人群摆脱枯燥乏味的生活,得到现实中没有的社交体验,只要能稳定持续地解决这两大痛点,你就有可能在大战中脱颖而出。

破冰难的解决思路呢?在此,笔者梳理了今天已有的陌生社交产品,总结出九大流派,与诸君共享。

免责条款:

1、本人是产品菜狗,很多见解未必靠谱,欢迎拍砖,恕不回应。

2、文中会列举一些APP,但不夹私货、不予评论,没有任何广告或攻击恶意。

3、本文不讨论强弱关系问题,以下分类方法互有交叉,也就是说:一个产品可能同时使用几种方法。

4、描述部分只代表一般用户心理,与笔者无关,笔者是正经人。也不要以为笔者是社交高手,其实现实中菜狗很木讷内向,才会特别留心社交领域。

  一、位置流

基于LBS的破冰方案,陌生人通过地理位置彼此连接,实现信息传递,发生社交互动。

1、描述:还记得吗,一次次在陌生的城市、寂寞而空虚的夜晚,颤抖着手打开陌陌、微信附近的人,哇,好多高颜值异性哦,约吗?这是LBS社交最初的形态。

后来这个形态玩出了更多的花样。我在路上和你擦肩而过,APP里会有显示哦。每个地理位置都是广播台留言板,可以向周围扩散信息和照片哦。又或者如笔者策划过的“新大陆”项目一样,地图上的每一个位置都变成了领土,可以占领、攻防、寻宝。

2、举例:陌陌、微信附近的人、克鲁、在场

3、优点:充分运用了solomo的优势,符合“移动”特性;因为都在“附近”,转化为线下关系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充分满足了人们的窥探欲和好奇心,使人更兴奋、更有期待感和想象空间。

4、劣势:

遭遇一,周围最近的人在7公里,再远一点是152公里,天啊……

遭遇二,周围好多美女呀,勾搭勾搭勾搭……(一晚上过去了,没有人回音)

遭遇三,九宝山公墓,今天好冷啊墓地里空荡荡的,一看附近的人,哇全是美女!!!

基于LBS的方案最坑爹的一点是,对“冷启动”要求超高,必须基于很大的用户基数,或者至少在一定区域内形成较高的用户密度。否则,所有预期中的“神奇点”,随时随地偶遇也罢,随时随地呼叫人帮忙也罢,都将变成“用户期待与实际体验严重脱钩”。反过来说,只要用的人多了,你说什么故事都能形成现象、蔚然成风。

阿里“到位”那样的idea很多人都能想到,但最后只有阿里这种量级才玩得转啊。

这时候怎么办呢?砸钱狠推吗,创业公司烧得起吗?如果用户密度没上来,则产品体验根本不能有效兑现,反过来说,产品体验不高,用户又怎么可能增长——这不是死循环吗?所以这种项目,往往成熟的互联网公司更容易“玩得转”,你想解决这个问题,先找一个足记大片模式那样的引爆点,或者大姨吗这样的高频刚需,打迂回战术。

  二、匹配流

基于匹配逻辑的破冰方案,随机匹配陌生人,或者基于兴趣等数据匹配陌生人。

1、描述:来,让我们随机匹配一个陌生人吧,管他三七二一,聊先!来,一个漂流瓶过来了,有人摇一摇了。

你觉得不靠谱?那就让系统基于大数据分析吧,找一个这样的女生:和我兴趣吻合度90%,同城以内,喜欢的男星和我长相相似(唉,好像没有)。

2、举例:11点11分、比邻、抱抱、猜么

3、优点:社交简单易行,没有负担;漂流瓶类的push会带动活跃和粘性;基于兴趣的匹配如果像一点资讯那样靠谱,会非常赞。

4、劣势:完美的匹配往往建立在理想状态下:异性、高颜值、寂寞空虚冷,和我的兴趣充分切合。但是……现实很骨感。当大家用比邻一次次匹配到同性时,又或者一个宅男在深夜打开手Q的巧遇时,听见对面传来另一个宅男响亮的脏话时,这是怎样一种失落。而匹配要想做到精准,往往需要2个条件,一是你常常用、能沉淀下兴趣数据,二是用户基数还是得很大,不然100个男生15个女生,匹配都匹配不过来。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创业公司来说,能做到这两点,你的产品和商业思路绝对非同一般……

  三、活动流

基于线下活动的破冰方案,通过发布活动、参与活动连接陌生人,并整合线下商户O2O。

1、描述:有美女发起了一次聚会哦,AA制。有妹纸要看电影哦,要求“你请客”。有投资人发起行业聚会哦,讨论一下陌生社交的话题。

2、举例:约你、会会、约饭、微聚

3、优点:符合社交习惯,易于接受;更易形成线下关系;容易与线下商户合作盈利。

4、劣势:坦白讲,这种APP是本人体验最少的,因为真的不大喜欢参加纯私人聚会,所以提出的问题都是想象出来的:对聚会的质量、安全性要求较高,否则极易影响体验;狼多肉少,一个妹纸想看电影50个男的排队报名;容易成为非法交易的温床,背负政策和法律风险。

  四、暧昧流

主打男女配对的破冰方案,呵呵你懂的。

1、描述:哇,好多女神啊。哇,照片好大胆啊,全都是事业线和大长腿。来来来我打赏,给我露多一点。

觉得粗俗,那也可以这样:妹纸都是女王,我是奴仆。妹纸都有愿望,我要英雄救美。妹纸想听一首歌,我来扯嗓子了,啧啧,不是原音!

2、举例:大叔帮帮忙、哎呀、女神来了、陪我

3、优点:需求明显而突出,性和恐惧永远是营销中最不可抵挡的两大力量;相貌平凡的女性体验在生活中少有的被簇拥搭讪感,虚荣心全面满足,部分女性还可以玩玩代购,或者卖卖其他的;宅男们满足皇帝选妃一般猎艳的乐趣,尽管几乎没有人搭理,但每个用了这个APP的异性都可默认为可约对象,使他们充满期待,得到一种YY的刺激。

4、劣势:

遭遇一:“呵呵,我在你手机上发现了一个奇怪的APP哦。”如果你是一个稍微正经的人,敢把这个APP放桌面上吗?

遭遇二:“这是什么软件,不行,让我看看,不准躲,快给我看看!!”如果你有了另一半,你还敢用这种APP吗?

遭遇三:“约不约啊。”“约啊,来1912坐坐。”“那不是酒吧街吗?”“对啊,吃点夜宵喝点酒点个公主嘛。”

毫无疑问,此类APP从产生开始就打上了有色的标签,而且永远都洗不白,这使它们用户增长虽快、天花板来的也非常快——稳定适用的人群极其有限。同时,容易成为酒托、饭托、非法交易的温床,甚至带来政策法律风险被网信办直接KO也有先例。

  五、游戏流

通过互动小游戏完成破冰,匿名用户先一起玩游戏,感觉好再结为好友。

1、描述:先一起玩个非诚勿扰吧?或者玩个真心话大冒险?要么你画我猜。先成为玩伴嘛,玩着玩着,就有了战火之中的“一份情”。

2、举例:碰碰、兜兜友、贝贝

3、优点:游戏确实是一个较为自然的交往途径,也可以在安全距离内展现双方才华,形成合作体验。

4、劣势:

和匹配一样,游戏流的玩法要想生效,必须建立在高密度的用户基础上,否则要么根本匹配不到玩伴,要么陪你玩的其实都不是人。

同时,玩游戏从来都需要承受一定的风险和压力,交互成本较直接聊天更高。这就要求你的游戏必须高体验,简单、有意思、利于交往,要不费了半天劲形不成一个有效社交,脸都丢地上了,妹纸也没搭理我,这样的游戏绝对玩不下去。要设计出一个大家都喜欢的社交小游戏,不容易。

  六、广场派

这是最传统的类型,通过论坛社区、聊天室、秀场、群组等“广场”,让大家展示自身价值,自然而然地社交互动,逐步由弱关系转为强关系。

1、描述:这是最经典的模式了。我不擅长搭话,但是我可以在女神所在的群、论坛、聊天室里,假装和大家一起讨论问题,然后有的没的和她搭一句,一边故作正经。熟了?赶紧加私聊!

2、举例:豆瓣、知乎、QQ群

3、优点:广场派是最经典的做法,其优点已经被长期验证,非常符合人们的社交特性和习惯,更容易找的志趣相投的人,满足虚荣心和归属感,也可以缓解一上来就私聊的紧张和尴尬。

4、劣势:

遭遇一,我是新人,这个群里谁都不认识,算了不说话。

遭遇二,前几天都在说话,自从这几个人讲话之后,我就不怎么想讲话了,我不讲话他们也不讲话了。

遭遇三,这里怎么都是垃圾信息、营销和谩骂也,罢了罢了我退。

遭遇四,我费了一天,想出这么经典的一句,就10个人赞,那个名人就一句屁话10万个赞,那个美女就发了张照。

这是每个人都遭遇的情况,广场玩法对运营的要求极高,稍有不慎就会缓缓滑入信息过载的深渊,出现“蒸发效应”之类的用户集体沉默和逃离;加剧了人们之间话语权的不平等,释放了语言暴力的恐怖;容易出现敏感词,触及政策和法律高压线。

  七、实名派

绝对的经过认证的实名,破冰往往围绕具体事务,利用人们身份和资源属性彼此对接,目的性强、各取所需。

1、描述:哎呀,这几家互联网公司的HR妹纸真漂亮,先加了,啧啧,我们聊工作,对接资源啊。最近要找这个院系交流下,先搜到他们的女神:“能让我们搭起两个学院友好交往的桥梁吗?”

2、举例:Facebook、脉脉

3、优点:基于真实身份,更接近工作学习的常态,交往更正当,目的更明确;可以披着正经的外衣一点点满足小心思;能产生更有利现实工作生活的收益;运营得当,则容易活跃用户的满足虚荣心和归属感。

4、劣势:

广场派的所有问题实名派都可能遭遇,好在都是实名,不负责任的言行相对可控。

认证成本高,容易形成用户门槛。

互动成本也高,氛围太正经,大家都是“有身份的人”,于是投鼠忌器,审慎聊天。

网络虚拟的优势荡然无存,身份利益的界限存在,甚至愈发明显。

  八、匿名派

通过放心大胆地绝对匿名来破冰,更符合互联网的本质特征。

1、描述:我靠,这些匿名状态太劲爆了,我的朋友圈里怎么有这样的人?或者,随时随地找人聊天啊,随便什么话题,无关注无压力,想聊就聊,不聊阅后即焚。啧啧,我可不是约炮哦。

2、举例:无秘、几度、yikyark

3、优点:以相对安全的形式充分满足了人们的窥私欲、宣泄欲。

4、劣势:

容易成为语言暴力和色情信息的温床。

零成本投入的社交、归属感往往也是零,人们的连接太偶然,没关注,没名头,社交关系也就飘忽不定,很难形成深度沉淀。结果一开始新鲜时还好,久了必定粘性下降、大幅流失。

  九、交互创新派

采用不同以往的交互设计,使匹配、信息流、即时通信都变得炫酷、极简、具有戏剧色彩。

1、描述:这个交互真的好帅啊,APP一打开就是相机哦,我们用图片和短视频对话哦,我的UI好萌好有品位格调!或者,这是国外最先进的tinder模式哦,你看我可以像古代的皇帝一样翻牌子哦,美女,右滑,又是美女,右滑,怎么还是美女……

2、举例:国内模仿snapchat、tinder的产品

3、优点:有可能更符合95后的审美,成为一种现象和潮流;由于交互格局与微信类迥然不同,腾讯系无法跟进,总不能把微信也做成那样子呀;非常吸引眼球,非常容易讲故事,借着国外已火的东风,通过伟大的“赛道理论”迅速拿到投资人的钱。

4、劣势:除了形式吸引眼球,这种模式并没有解决最根本的破冰问题。更可怕的是,炫酷的交互往往过于超前,或者根本不符合中国人的使用习惯,进而水土不服。在此专门讲一下仿tinder和仿snapchat交互。

最近这段时间,国外的tinder火了,国内很多APP都开始跟着学,一时间翻牌子横行。但是以本人尝试了至少15款有此交互设计的APP、翻牌子翻到手抽筋的结论,这种APP一般面对三大问题:

一是先期匹配率不高,常常翻了半天毫无结果,匹配上了也无回音,就难免让人怀疑是运营账号一堆。

二是适用人群有限。对于急躁贪婪的男性,是喜欢面前一次出现一个女生,掀起盖头,喜欢就留下,不喜欢下一个——还是,刷的一声,面前站了一排女生任君挑?做N次单选,和做一次多选,哪个耗费的精力多?

三是照片造假严重。在美图和营销号流行的时代,你怎么知道这一张张美女谁真谁假了,看久了都审美疲劳爱无能了吧——讲的是看眼缘,可谁都知道是假眼缘。

再来看拍照、短视频交互的应用,优点是非常符合读图时代的特征,视图互动的效率相较以往大幅提升,因为没有美图类的修饰,这种互动也更加真实。但缺点同样明显,在中国此类应用中最长出现的图片就是墙、地面或者天花板。

原因很简单。国人对拍照互动的需求和西方人完全不同,比起互动的真实性和高效率,他们更注重的是分享中的“面子安全”。中国人太要面子了,照片从来都是精心挑选、反复修饰才敢发出去,要是现在一不小心就会拍照发出去,或者一不小心就拍到自己的丑样子,又或者每次对话都得拍照,这实在是太可怕了,带给人们的社交压力实在过大。

这是给新一代的?别搞错了,中国的95后尽管思想更灵活开放,但也更敏感,对隐私和个人空间的关注也更加明显,面对现实冲突的孤独焦虑感也更加强烈了。

说到底,除非两个人已经熟到睡过一张床了,否则一般情况下,拍照都是审慎的行为,更多是为了分享自己的正面、提升逼格、满足虚荣心的,学snapchat的朋友应该想想它致胜的另一面。

当然,以上两种情况是有例外的,那就是你在炫目的模仿之外,更触及了用户的深层需求,以独特的玩法抓到了点,那就大不一样了。还是那句话,设计和情怀不能超过需求本身,否则就是本末倒置,耍流氓。

评估九大流派,关键看你产品的定位——针对的用户群和商业模式,进而分析需求结构、体验成本、线下转化难度、设计风格、运营依赖度等要素。

看到这里,你是否已经有了自己的选择、思路和策略了呢?陌生社交是盘大棋,人心永远是微妙难测的,你要有心理学家一般的耐心沟通、敏感度和同理心。有想法的话,就尽快设计MVP去验证吧,不然十年后你只能和孩子说,想当年我有个牛逼的想法,做出来就能颠覆腾讯。

社交网络永远是互联网产品设计中难度最高也最好玩的领域。创业聚会中,很多人听说你是做O2O、在线教育、金融之类的就两眼放光,一听你是做社交网络的,他们不是像看见外星人、就是像目光越过空气。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几乎所有的商业领域都将被社交玩法渗透,很多吹得天花乱坠的商业模式,都必须通过广大用户的社交粘性来维持,所以不懂社交你就只有无底洞一般地烧钱致死一个选择,或许有投资人陪你吧。

创业从来都是九死一生,面对腾讯这样的巨头,社交领域的创业者更要有“向死而生”的心态,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

224月/150

jQuery下拉提示框自动完成插件flexselect

发布在 邵珠庆

Flexselect是一个jQuery下拉自动完成填写的插件,它是把选择下拉框变成了一个具有动态匹配与增强查找控制的下拉列表,可以让用户输入部分字符时显示配置的记录,达到自动完成的目的。

如何使用

1、引入核心文件,因为本插件用到了LiquidMetal,所以必须引入,引入的顺序不能乱

1
2
3
4
<link rel="stylesheet" href="flexselect.css" type="text/css" media="screen" />
<script src="jquery.min.js"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
<script src="liquidmetal.js"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
<script src="jquery.flexselect.js"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

2、写入html代码

1
2
3
4
5
6
<select class="flexselect">
  <option value="1">George Washingtonoption>
  <option value="2">John Adamsoption>
  <option value="3">Thomas Jeffersonoption>
  ...
select>

3、写入JS初始化插件

1
2
3
jQuery(document).ready(function() {
  $("select.flexselect").flexselect();
});

4、自定义选项

1
<select name="email" class="flexselect"> ... select>
1
2
3
4
$("select.flexselect").flexselect({
  allowMismatch: true,
  inputNameTransform:  function(name) { return "new_" + name; }
});

输入文本框不仅仅只允许替换原来定义在下拉列表存在的选项,它还可以通过字段属性配置来分配,如new_email。当然你也可以自定义 inputNameTransform函数,传送的参数name为下拉列表select的name值。

144月/150

mysql 中文字段排序( 按拼音首字母排序) 的查询语句

发布在 邵珠庆

在处理使用Mysql时,数据表采用utf8字符集,使用中发现中文不能直接按照拼音排序

 

如果数据表tbl的某字段name的字符编码是latin1_swedish_ci

select * from `tbl` order by birary(name) asc ;

 

如果数据表tbl的某字段name的字符编码是utf8_general_ci

 

SELECT name FROM `tbl` WHERE 1 ORDER BY CONVERT( name USING gbk ) COLLATE gbk_chinese_ci ASC

 

===================

$orderby="convert(`group` USING gbk) COLLATE gbk_chinese_ci,displayorder,navid"

84月/150

李开复:在中国创业的成功范式

发布在 邵珠庆

中国的互联网正迎来黄金的创业时机,互联网在对各行各业去中介化、扁平化、平等化的冲击中,创业项目遍地开花。大家的机会都来了,可是是否是你的机会?哪些国家和行业变化机遇在为你的创业保驾护航?在机遇下创业成功的范式是什么?互联网的本质是垄断?如何拿着少量的钱从小垄断做到大垄断?本文整理自李开复博士在2015年创投盛典上的演讲,希望能给在创业红海中拼杀的你一点启迪。

我刚从美国硅谷回来,看了美国的一些现象。我觉得《从0到1》还有《精益创业》这两本书都是非常经典,而且在美国硅谷特别合适。在中国有一些特殊机遇和挑战,如果这些想法对于这两本书做一个补充,可能对于创业者会在中国创业会有更好的成功机会。

Image title

首先我们看一下今天全世界互联网已经带来颠覆式的作用,我们每天的生活已经被彻底颠覆。如果你不相信你可以想象自己回到十年前,见到一个十年前的自己,把你iPhone或者安卓给那个人看,看一下微信和饿了么等等的应用,会不会让十年前的你认为这个人是从科幻小说穿越过来的人,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

为什么我们看到这么多颠覆?互联网是非常伟大的,它最大的作用有去中介化、扁平化、平等化等等,下面让我们从商业思维来看看互联网带给我们的创业者的机会和空间。

Image title

互联网打破了过去垂直市场的不公平现象。过去可能有很多垄断者,或许是因为品牌或者是规模优势或者信息不对称等等的理由达到了垄断。这个垄断可能区域式的垄断,比如上海、山东地区,也可能是一个品牌式垄断或者信息不对称的垄断,大家认为出租车公司或者某个餐馆特别好。但是互联网的来临,其实把整个市场扁平化了。全部都是一个非常低成本的扩张,能够把全国当做一个地域来看。如果这样讲不是特别清楚,你只要想想淘宝本身对于各个地方的地域化的商业有多么大的影响。

但是未来的机遇实际上是造就一种新的垄断。人们每个商业的机会、每个花钱的机会、每个服务的使用都可能因此而被颠覆。互联网的特色,左上是把很多分散的小市场,比如说超市、书店、商店变成一个巨大的统一的完全竞争的市场。从表象来说打破信息不对称和垄断,但是实际是造成一种新垄断。右边可以看到过去信息不对称,现在交易匹配和速度打破了这样不好的现象,而且有更多标准化的需求,非常低的交流交易进入了门槛。这些东西让互联网从商业角度来说,打破了过去不公平垄断现象,但是提供一个新垄断的机会。这是每个互联网创业者特别需要深深了解的现象。

Image title

从全球来看互联网肯定是美国领先的,如果我们看一下今天的市值。美国大概占有全世界的三分之二的所有互联网公司的市值,中国占有剩下的三分之一的三分之二。那么中国在奋起直追,现在情况呈现大好。过去五年到十年中,中国从微不足道的世界市场现在达到了九分支二的市场占有率,那么未来有怎样的机会?

Image title

今天我谈一下在中国创业的特色和机遇。当你考虑从0到1,考虑创业考虑精益创业等等机会的时候,我觉得不能用一个全球或者美国思维看这样的问题,因为中国其实有特别多的优势,但是也有特别多的挑战,现在我们讨论一下优势和挑战。

Image title

第一个优势就是人口红利。除了我们看到互联网、移动、电商,中国现在是全世界第一而且是超过美国,两倍、四倍这样的规模,但是同时不能当作两倍这样的差别。我们看一下右下角,右下角这个图告诉我们两个经济体的差别,两个网络化经济体的差别,不是看他们的个体比例,而是看个体平方比例。所以如果一个国家比另外一个国家的用户大了三倍,它的网络效益是9倍,如果大四倍效益就是16倍,所以千万不要低估人口红利的优势。

Image title

第二个优势是中国的创业领导者特别厉害。因为这个市场特别大,资金特别多,那么有一批创业者涌了上来。当然左边美国创业者他们可能在创新方面,突破式方面引领全球。但是右边这几个中国式创业者,他们在强大的领导力、快速执行力上高出一筹,他们的后劲更足。

我觉得全世界可能没有一个上市公司的CEO像雷军今天已经做到45亿,还每天工作18个小时,这样拼命的去做。可能在执行力方面,也许苹果会更创新一点,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小米也好或者是腾讯、阿里、百度也好,他们从小到大,一直到大还是在不停的工作,还是不停的执行。

那么互联网经济里面,我们不要认为创新代表一切,其实一个巨大机会的环境里面,速度和执行力代表一切。尤其是在充满机会的社会里面,当机会不再那么多,当竞争更扁平化,当大家在一个所谓的创业时代,那个时候创新更重要。但是今天的中国充满机会,只要你能够抓住快速执行才是最重要的。突破式的创新,在今天的中国不是创造价值和财富最好的方法,因为今天有太多的机会和不公平。

Image title

第三点是中国的工程师其实是巨大的竞争力。我刚在硅谷看我们投资的公司,他们那些人特别聪明,但是我一个一个公司看,公司几个人?四个人,已经有一百万的投资怎么才四个人?因为工资贵,因为房租贵。这就是硅谷现象,认为创业一定非常小。当然你做一个谷歌式的公司,你慢慢招人是可以的,但是在中国这么大好的创业环境的现象,其实有一个很棒的领导者,你需要带一个团队。我们投资的项目,比如50到100万美金注入之内,可能半年之内就有20人。这20人在强大领导者带领之下能够冲锋陷阵,这是一个很特殊的国内现象。就是说老大很强的时候,他的团队相信可以跟着老大奋斗,可以改变命运,就算不能造成财务自由,也可以学到更多东西。

所以这些人是跟着老大创业的冲锋队,他们勤奋努力能干,中国工程师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可以看到左边的腾讯,到了半夜两点一大堆出租车等着员工下班。右边不但是国内的这批生力军介入,前几个礼拜在美国看到我们海归回国的浪潮又即将开始,有一段时间我觉得海归创业被整个环境不看好,认为不接地气。但是现在越来越多创业需要对接百万、千万、上亿的用户,如果没有强大技术团队是会崩溃的。所以非常需要这种顶尖的工程师,那么美国的高校是世界一流的,但是美国高校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留学生远远超过其他的国家。

我刚刚在CMU(卡内基梅隆大学)参加他们的毕业典礼,我看到CMU学计算机的学生里面75%是外国学生,这75%里面35%是中国学生。所以我们想象这批技术高手,他们未来回国的希望和诱惑,可以带动整个产业做可规模化高技术的创业,会带来新的一批浪潮。国内VC认为海外海归创业也好,参与创业也好,做CTO也好是越来越合适的,因为现在国内给的起,对顶尖人在给的起他们的价钱,给他们的股份,也认知新技术人才的价值,所以新一批海归回国会导致更多的创业浪潮,这是跟美国有巨大差别。当一个产品投入20个很不错的工程师,跟着老大说了算,跟着三五个工程师彼此都是天才整天辩论的时候,这个效率非常高。

Image title

第四我们谈人口规模,刚才讲过了人口红利,巨大用户群非常重要。这个用户群不仅仅是数量大,不仅仅根据数字平方的成长。更重要是一批人他们是有两个很大的特色,第一个特色是中国的城镇化,国内城镇化的成长有上百万人口的城市,他所造成的就是很多商业模式是最适合中国的土壤。

比如我们想象,你做一个饿了么或者美团你要送货。但如果你在美国,这个时候你开了多久的车,到的时候披萨都冷掉了。这时候你算人力成本,90%的时间在开车,你有汽油、能源、时间的耗损。而在国内在北京在上海在任何一个一级二级城市,配送可以非常有效率,而且尤其有优化。在海淀区一个一个骑着自行车或者摩托车甚至其他的方式,这样的配送非常有效,因为人口密集导致了O2O的模式更加成立。

下面一个情况是中国有巨大劳动力。这些劳动力都逐渐的可以进入一个我们称之为个体户的创业的行动。就像过去淘宝提供平台,很多人在淘宝开店,自己创业。这不是高科技创业,是在淘宝卖东西的掌柜创业。但是同样的一个很棒的Uber的司机他一定程度也在做一个创业,因为中国普遍的蓝领工资水平还是比较低,对于他们来说做一个个体户创业,O2O的创业过程是非常有吸引力。

在美国你很难想象一个人在福特工厂工作,他一个小时时拿30美金的收入,为什么要出来开Uber?但是国内可以想像,十分之一这样的公司,在一个非常有效的O2O的共享经济的环节里面,理所当然应该出来自我创业。所以大众创业的一种诠释和理解,并不是都是靠高科技创业,个体户创业也要算,而且在共享经济的平台之下,中国的个体户创业将会引领环球。

这里可以看到很多例子,河狸家、E代驾等等。大家已经非常清楚河狸家已经有三百个美甲员,都是个体户创业;E代驾成立三年,估值超过一亿美金,覆盖一百个城市。这些都是中国现象,我们在美国不会看到这样的速度。不会看到,是因为美国没有中国那么多的人口密集城市。美国也没有那么多一大批渴望更多财富的服务员和工作员。

Image title

第五个优势我觉得是中国政府的高效政策推出和到位的补助,无论是引导基金、中关村大街,都是引领全球的政策。但是更重要的是,比如说因为有酒驾的政策,高效的执行就有了E代驾的机会,突然有了上海自贸区的事情,就让一些聪明的创业者发现他有一个可以来做进口车电商的机会。这在过去不可能发生的,所以善于观察机会的人,在中国可以看到更多这样的机会。

Image title

第六个优势我称之为后发优势。美国是一个很成熟市场,很多竞争已经扁平化。越多人跳进来竞争,我们把利润压低,然后形成公平竞争。但是在中国过去有很多不公平的现象,零售业也好,房地产也罢,中间有很多人赚着不合理的利润。这个时候互联网创业一出来就把它打败了,房多多就是一个例子。我们看到互联网金融有很多不合理的现象,比如只有12%的中小公司可以申请贷款,而且贷款的利率非常高。于是这个就带来了国内互联网金融的繁荣。因此每个不公平,对消费者可能过去是一种剥削和迫害,但是对于互联网创业者都是一个机会,这是现有低效渠道带来的变革红利。

Image title

第七个优势我们可以称为草根优势。美国有悠久的品牌传统,像MARVEL(漫威)这样的公司在美国要经过一个很长的历练才能做出来,我们很难想象他被一个创业公司挑战。但是在国内消费领域的垄断品牌远少于美国,没有那么强大的娱乐内容的品牌,一个草根漫画家在暴走漫画、有妖气、起点中文网这样的一个新平台上,只要我有一批粉丝,就可以对粉丝推送内容,推送出来一个内容授权多个领域。比如创新工场投资的一家公司,他做了《十万个冷笑话》电影上映三个星期就有1亿多的票房收入,其制作团队非常迅速地推出了手游产品。这种内容创作在美国,还是被垄断性的巨大品牌所霸占,在国内有巨大机会。

那么有这样一个环境,有着巨大的机会和巨大的挑战,国内创业者该怎样走向成功之路?

Image title

我想说,在这么多优势和机会之下,其实中国的竞争也非常剧烈。因为市场巨大,VC钱特别多,所以人人全力以赴,拼命进去,每个创业者非常渴望成功。中国巨头跟美国不太一样,不太在乎以大欺小。这个情况会对创业者产生巨大挑战,因为你跟小公司竞争还可以,但和巨头做一样的事情,可能就会面临很大的困境。

也许有些人在国外认为,你敌人的敌人是你的朋友,但是从下面我们的竞争可以看到,这些巨头其实都是打的你死我活,包括最近周鸿祎和雷军在微博上面的口水战,也是一个案例。环境听起来很恶劣,创业者很糟糕。

但任何事情都是双面,如果我们用双面的方法来看这样的挑战,我觉得就是有这样的可怕的竞争环境才能培养无敌的角斗士,这样的环境才能逼着创业者找到更好的商业模式。今天我们看淘宝的商业模式就比美国eBay强大很多,因为eBay的卖家他要不断的付费,如果哪天出来免费模式,卖家可能会出走。虽然他现在有一定的基础,但是这个不是永远坚固。淘宝因为已经免费了,所以至少不能用价格战打败他,也是因为中国这样的环境,逼着淘宝和其他的公司走上这样的商业模式。这样的商业模式不只是在中国,在全球都是非常强大的。

Image title

第一步,找到属于自己的小垄断。中国机会这么多,跟美国不一样。我们不能只相信要找颠覆,要做彻底不同的东西。做不同事情,差异化是好事情,但是机会这么多,如果你不找机会,就硬做一个技术颠覆,可能让自己走了很多弯路。比如自由贸易区,我们可以做进口车,如果你第一个想到这个,你有很大的优势,或者很多人都想不到你执行最好的,你就有巨大的优势。

找到机会后,要形成小垄断。当你在这样的环境找到机会,你要形成小垄断。不要认为垄断是贬义词。要在互联网里面建立护城河,你找到你的滩头就是建立一个小垄断。这个小垄断变大了增长以后然后成为一个更大的垄断,不断快速地迁移,经过技术网络效应、规模经济和平台,让你有可能有一天成为像BAT这样的公司。

你在创业的时候早期要做自己的小垄断,没有什么比这句话更重要。如果只找一个广义市场,希望成为大市场的第7名、第8名都没有意义,你要在大市场里找到一个小领域,抓住这个变化,在大市场变化的一刹那介入,太早或者太晚都不可以。比如我们知道打车软件,其实在五年前也有人做,但是那个时候没有互联网,所以做不起来。所以正确时间做正确的事情,然后找到非常小的契机,切入然后用杠杆把这个事情做大。

当你找到小垄断以后,比如亚马逊当时的卖书,比如说滴滴经过出租车来启动,或者我们看到的很多的模式都是这样做起来的。包括阿里,当时先做对外贸易,都是找到一个真实市场需求你可以介入迅速执行,把小滩头抓下来,千万别做大市场的第十名。

比如我们投资的要出发,他做一个附近的驾车旅游,他是周边游的第一。但是你如果在整个旅游产品中排序的话,可能携程或者是过去的艺龙还有去哪儿,这么排的话要出发可能排到第十几位,这没有意义。你不能做大市场的第5名第10名,一定要做特别小市场里的第一名。

达到这个阶段的时候,当看到这个增长点,你就要用杠杆的作用得到一个增长。杠杆的作用不只是说去砸钱,更重要我们抓对正确时候的正确点。比如我们看58同城的成功,它的杠杆是搜索引擎,当时推广小米的杠杆是新浪微博,每个时代都有它的杠杆。现在你做一个移动社交领域,再用搜索引擎或者新浪微博,那是不够的。所以作为一个创业者,你要找一个新时代适合的杠杆然后快速打下来,因为你看到这个机会别人也会看到,所以怎样能够比别人走的快,比别人砸的准,不是谁的钱砸的多,而是是谁用适当的杠杆可以砸出这样一个效果。

找滩头阵地的秘诀:

创业公司应首先解决0-1的问题,不要试图教育市场;
范式要简单直接,找到简单真实的KPI;
避免多边市场,避免多个不可控因素;
避免生态系统思维,要首先做起来一头;
避免跳板思维 先做A再做B;

Image title

第二步就是从小垄断到大垄断,快速垄断扩大、全速前进。美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创新工场投资的项目。它最早创业的时候找一个非常狭窄的领域,就是女孩子在PC上想把自己弄得更漂亮,但是Photoshop很难用,它解决这么一个问题,然后达到一定的用户群。然后它从PC把用户导向移动,基于这个基础他做更多美图系列的产品,他横向纵向发展了自己的手机,美图品牌的手机,他又横向发展了一个美拍,也就是视频方面特别易用,慢慢成为专注于“美”的公司。这个公司不是一步到位,是逐步从小垄断做到起来的。

快速成长的秘诀:
避免沉迷于低质量增长,堆叠式增长;
避免过度微创新,改善式创新的误区;
避免快速迭代,但是不增长的陷阱;
要选择“增长性”性价比最高的,而不是最完美的;

创新工场本身就是帮助创业者寻找这个小垄断,所以我们的投资模式非常简单。第一我们寻找这些创业机会,这些机会不是说我们要颠覆式,要有很大创新,要做语音识别、人脸识别,当然也有这些。

我们要找的是在今天的中国有什么特别好的,经过政策经过市场红利、人口红利、创业者红利,经过中国的市场分配、城市人口大量的服务者的参与,还有经过国内这些过去国企的传统企业的垄断式不公平和不透明模式,找到哪些领域可以打出一个互联网品牌,再找到一个特别好的用户痛点。那么第二步我们就要找创业者,他看到这样的趋势,然后愿意拿我们的投资,去打出这样一个小滩头,我们所优化的模式就是帮助这样的创业者招人,招二十个人的敢死队,根据这个模式和机会打磨第一款产品,然后把这个产品推向市场,然后找它的杠杆,然后让它跟着这个杠杆快速进行,这个时候融大笔钱然后做滴滴这样的事情,所以这是我们创新工场的模式。

我今天还想说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我们不要相信中国式的创新,仅仅是技术的突破,颠覆式的突破,当然那些很重要。因为美国在突破和颠覆式的创新,将会很长的时间引领全球,这是我们非常佩服也值得学习的。美国这种创新科技帝国式的平台,将会在这里领跑世界,而且它会快速的推进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这样的市场。但是中国的市场是巨大的,我们今天虽然谈剧烈竞争,但是有非常得天独厚的天时地利人和优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找到中国独特的机会和特色,快速的进去用刚才讲的模式,当然也参考《从0到1》书里讲的方法论。

我相信中国的独角兽,虽然我们可能比不过美国,但是两三年之内我相信会超过美国的速度。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练出来的独角兽,我相信他们在商业模式上会比美国练出来的独角兽更具有兼顾的商业模式、更具可持续。当然这些公司在中国可以做的很棒,甚至达到百万级别。那么推到世界有没有希望?我个人认为推到已开发市场比较难,因为那些用户更符合美国的方式。

但是我认为下一步我们在中国做出独特商业模式的这些公司,会进入用户分布类似中国的市场,比如东南亚或者南美,所以我相信未来中国的创业是非常美好的,谢谢大家。

273月/150

什么决定了你的未来?

发布在 邵珠庆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充满着前所未有的机会:如果你有雄心,又不乏智慧,那么不管你从何处起步,你都可以沿着自己所选择的道路登上事业的顶峰。但前提是,你必须成为自己的首席执行官,知道何时改变发展道路,并在可能长达50年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努力、干出实绩。

要做好这些事情,首先要对自己有深刻的认识,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知道自己是怎样学习新知识和与别人共事的,并且还明白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自己能在哪些方面做出最大贡献。因为只有当所有工作都从自己的长处着眼,你才能真正做到卓尔不群。

  我的长处是什么

比起知道自己不擅长什么,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以前的人没有什么必要去了解自己的长处,因为一个人的出身就决定了他一生的地位和职业。但是,现在人们有了选择。我们需要知己所长,才能知己所属。

要发现自己的长处,唯一途径就是回馈分析法。每当做出重要决定或采取重要行动时,都可以事先记录下自己对结果的预期。9到 12个月后,再将实际结果与自己的预期比较。持之以恒地运用这个简单的方法,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可能两三年),发现自己的长处。同时也能发现,哪些事情让你的长处无法发挥出来,哪些方面自己则完全不擅长。

根据回馈分析的启示,需要在几方面采取行动。

首先,专注于你的长处。把自己放到那些能发挥长处的地方。

其次,加强你的长处。改善自己的技能或学习新技能。

第三,发现任何由于恃才傲物而造成的偏见和无知,并且加以克服。

第四,纠正你的不良习惯。

  我的工作方式是什么

令人惊讶的是,很少有人知道自己平时是怎样把事情给做成的。同一个人的长处一样,一个人的工作方式也是独一无二的。

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你是读者型(习惯阅读信息)还是听者型(习惯听取信息)的人。绝大多数人都没意识到这种分别,对自己的人生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担任欧洲盟军最高统帅时,一直是新闻媒体的宠儿。不管记者提出什么问题,他都能对答如流。十年后,他当上了总统,但当年对他十分崇拜的同一批记者却公开瞧不起他。他们抱怨说,他从不正面回答问题,而是喋喋不休地胡侃着其他事情。

艾森豪威尔显然不知道自己属于读者型,而不是听者型。当他担任欧洲盟军最高统帅时,他的助手会确保媒体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在记者招待会开始前半小时以书面形式提交。这样,他就完全掌握了记者提出的问题。而当他就任总统时,他甚至连记者们在问些什么都没听清过。

几年后,林登·约翰逊把自己的总统职位也给搞砸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是听者型的人。他的前任约翰·肯尼迪是个读者型的人,搜罗了一些出色的笔杆子当其助手。约翰逊上任后留下了这些人,可是他根本看不懂这些笔杆子写的东西。

没有几个听者型的人可以通过努力变成合格的读者型——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的努力,反之亦然。因此,试图从听者型转为读者型的人会遭受林登·约翰逊的命运,而试图从读者型转为听者型的人会遭受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的命运。他们都不可能发挥才干或取得成就。

  我如何学习

所有的学校都遵循这样的办学思路:只有一种正确的学习方式,而且人人都得遵从。但是,对学习方式跟别人不大一样的学生来说,被迫按学校教的方式来学习就是地狱。实际上,学习大概有六七种不同的方式。

有人靠写来学习,有人在实干中学习,还有些人以详尽的笔记来学习。例如,贝多芬留下了许多随笔小抄,然而他作曲时从来不看。当被问及他为什么还要用笔记下来时,他回答道:“如果我不马上写下来的话,我很快就会忘得一干二净。如果我把它们写到小本子上,我就永远不会忘记了,也用不着再看一眼。”

在所有最重要的自我认识当中,最容易做到的就是知道自己是怎样学习的。当被问到:“你怎么学习?”大多数人都知道答案。但是当问到:“你根据这个认识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吗?”没有几个人回答“是”。

我们必须明确对自己的认知:我是在压力下表现出色,还是适应一种按部就班、可预测的工作环境?我是更适合当决策者,还是作为顾问?

一些人作为团队成员工作最出色。另一些人单独工作最出色。一些人当教练和导师特别有天赋,另一些人却没能力做导师。明确自我,才能更好地与人合作,同时在学习中明确方向。

不管怎么样,不要试图改变自我,因为这样不大可能成功。但是,应该努力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

  我的价值观是什么

要进行自我管理,最后不得不问的问题是:我的价值观是什么?

我们所遵从的伦理道德要求我们问自己:我每天早晨在镜子里想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人?在一个组织或一种情形下合乎道德的行为,在另一个组织或另一种情形下是否也是合乎道德的?如果一个组织的价值体系不为自己所接受或者与自己的价值观不相容,人们就会倍感沮丧,工作效率低下。

一个人的工作方式和他的长处很少发生冲突。但是,一个人的价值观有时会与他的长处发生冲突。一个人做得好甚至可以说是相当好、相当成功的事情,可能与其价值体系不吻合。在这种情况下,这个人所做的工作似乎并不值得贡献毕生的精力,甚至没必要贡献太多的精力。

  我属于何处

少数人很早就知道他们属于何处。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至少要过了二十五六岁才知道这点。只有知道自己的长处、工作方式、价值观是什么,才能够决定自己该向何处投入精力,或者能够决定自己不属于何处。

已经知道自己在大公司里干不好的人,应该学会拒绝在一个大公司中任职。已经知道自己不适合担任决策者的人,应该学会拒绝做决策工作。

知道上述这些问题的答案,也使得一个人能够坦然接受一个机会、一个邀请或一项任务。“是的,我将做这件事。但是,我将按照我自己的特点,采取这样的方式来做这件事,进行这样的组织安排,这样来处理当中所牵涉的关系。这是我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应该会取得的成果,因为这就是我。”

成功的事业不是预先规划的,而是在人们知道了自己的长处、工作方式和价值观后,把握机遇水到渠成的。知道自己属于何处,可使一个勤奋、有能力但原本表现平平的普通人,变成出类拔萃的工作者。

  对人际关系负责

除了少数伟大的艺术家、科学家和运动员,很少有人是靠自己单枪匹马而取得成果的。不管是组织成员还是个体职业者,大多数人都要与别人进行合作,并且是有效的合作。

首先是要接受别人是和你一样的个体这个事实。他们会执意展现自己作为人的个性。因此,要想卓有成效,你就必须知道共事者的特征。这个道理听起来让人很容易明白,但是没有几个人真正会去注意。

一个习惯于写报告的人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因为他的老板是一个读者型的人,即使下一个老板是个听者型,他也会继续写着那些报告。这位老板因此认为这个员工愚蠢、无能、懒惰。但如果这个员工事先研究过新老板的情况,并分析过这位老板的工作方式,这种情况本来可以避免。

这就是“管理”上司的秘诀。每个人都有权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工作。提高效率的第一个秘诀是了解跟你合作的人,以利用他们的长处、工作方式和价值观。

人际关系责任的第二部分内容是沟通责任。大部分冲突都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别人在做什么,他们又是采取怎样的工作方式,专注于做出什么样的贡献以及期望得到怎样的结果。而不了解的原因是:我们没有去问。

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不一定要彼此喜欢对方,但一定要彼此了解。

自我管理中面临的挑战看上去比较明显,其答案也不言自明。但是,自我管理需要个人做出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情。历史上每一个社会,甚至是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查看更多个人主义是指一种松散结合的社会结构,在这一社会结构中,人人只关心自己的或直系亲属的…倾向最强的社会,都认为两件事情理所当然:第一,组织比员工更长寿;第二,大多数人从不挪地方。

如今,情况恰恰相反。工作者的寿命超过了组织寿命,而且他们来去自如。于是,人们对自我管理的需要在人类事务中掀起了一场革命。

243月/150

20个最强的基于浏览器的在线代码编辑器

发布在 邵珠庆

阅读目录

  • 1. Compilr
  • 2. Dabblet
  • 3. jsdo.it
  • 4. Thimble, by Mozilla
  • 5. Jsfiddle
  • 6. CodeMirror
  • 7. eXo Cloude IDE
  • 8. JS Bin
  • 9. CodeRun
  • 10. eCoder
  • 11. Kodingen
  • 12. EditArea
  • 13. Codeanywhere
  • 14. Codeita
  • 15. Drawter
  • 16. Maqetta
  • 17. Builder Pro
  • 18. ShiftEdit
  • 19. Squad Editor
  • 20. Cloud9 IDE

1. Compilr

20个最强的基于浏览器的在线代码编辑器
Compilr是一个在线编译器和在线IDE。可以用它来开发PHP, C, C++, Ruby。在浏览器中编译Java, C# 和 VB.net等。

马上使用 

2. Dabblet

20个最强的基于浏览器的在线代码编辑器
跨浏览器兼容,对前端攻城师们来说是一个不得不处理的问题。为了在浏览器间呈现统一的显示效果,攻城师们不仅要为每个游览器添加CSS前缀,甚至还需要用到一些特殊的CSS Hack技巧。于是,jsFiddle、JSBin等前端代码的在线测试工具应运而生。然而,使用jsFiddle仍有很多不便之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前端攻城师Lea Verou自己动手,开发了一个名为Dabblet的HTML和CSS代码段在线测试工具。

马上使用 

3. jsdo.it

20个最强的基于浏览器的在线代码编辑器

马上使用 

4. Thimble, by Mozilla

20个最强的基于浏览器的在线代码编辑器

Firefox 浏览器背后的非营利性组织Mozilla 刚刚宣布推出了一个名为Thimble 的HTML/CSS在线交互式学习网站,该站是Mozilla 新近推出的Webmaker计划 的组成部分,旨在帮助普通用户在线学习编写HTML和CSS。

Thimble 提供的是双面板设计,左侧为带语法高亮的代码编辑,右侧可实时预览网页效果,如果用户对效果满意,可通过右上方的蓝色 “Publish” 按钮一键发布,还可通过提供的Twitter 发布按钮与好友分享你的设计成果。

马上使用 

5. Jsfiddle

20个最强的基于浏览器的在线代码编辑器
jsFiddle是一个在线的shell编辑器,通过流行的JS框架创建自定义的环境,以简化JS代码。可以用于测试示例代码。

不仅如此,你还可以添加一个Ajax echo后端,并且通过一系列的JavaScript框架自动载入资源,如MooTools, jQuery, Dojo, Prototype, YUI, Glow,Vanilla等。

还有一个重要特性就是能够保存和分享一个unique URL generated代码,jsFiddle还有一个嵌入的功能。

它提供了一个由4各部分组成的界面:

  • HTML 编辑器
  • CSS 编辑器
  • JavaScript 编辑器
  • 输出界面

马上使用 

6. CodeMirror

20个最强的基于浏览器的在线代码编辑器

又一款“Online Source Editor”,基于Javascript,短小精悍,实时在线代码高亮显示,他不是某个富文本编辑器的附属产品,他是许多大名鼎鼎的在线代码编辑器的基础库。

可以看出,CodeMirror的作者是一个十分向往自由的人。但他的CodeMirror绝对不简单,看看下面这份清单:

上述的这些在线代码编辑器都是基于CodeMirror的,是不是感到惊讶,里面有你熟悉的JS Library。

CodeMirror本身的定位也很明确,短小精悍,但代码质量很高,在Google Group的群里面,人们热烈的进行着用CodeMirror做各式各样改造的讨论,可见对他的欢迎。以下有各种不同语言的Demo演示:

假如你有项目需要在线代码编辑,还等什么?CodeMirror,绝对是你最好的选择。
马上使用 

7. eXo Cloude IDE

20个最强的基于浏览器的在线代码编辑器
应用程序开发也在转向云。eXo开发了一个平台即服务(PaaS),成为eXo Cloud IDE。这个IDE可以方便地在云上面部署Java应用程序。代码存在于云中,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访问。因此,将一个应用程序从开发阶段转向生产阶段的速度可以更快。

VMware的Cloud Foundry PaaS已经在用这个方法。它帮助开发人员创建Java、Spring、Ruby和其他类型的应用程序并在数分钟内部署到Cloud Foundry。所有这些都是在云内完成。

马上使用 

8. JS Bin

20个最强的基于浏览器的在线代码编辑器

JSBin 是一个 Web 应用,主要用于帮助测试 JavaScript 和 CSS 的代码片段。功能与 jsFiddle 网站一致。

马上使用 

9. CodeRun

20个最强的基于浏览器的在线代码编辑器
CodeRun Studio 是一个基于JavaScript语言开发的跨平台的集成开发环境,它立足于云计算的设计思路,方便开发者在浏览器端便可以轻松开发、调试和部署网络应用程序。本身作为一款APP产品,CodeRun 融入了分享机制,开发者可以有选择的上传项目代码,使用云技术来协同同事完成项目工作。目前,CodeRun 主要支持一些Web开发语言,包括C#/.NET (3.5), PHP (5.1), JavaScript, HTML 以及 CSS等,其中C#项目包括ASP.NET, WCF, Silverlight 和 WPF, MVC等项目,JavaScript脚本项目支持目前流行的JQuery, ExtJS, YUI等框架,其中数据库支持SQL Server 2005 和 Amazon SimpleDB。最后,更尤为值得一提的是,CodeRun 是开源程序。

马上使用 

10. eCoder

20个最强的基于浏览器的在线代码编辑器
ecoder是一个基于Web的代码编辑器,采用PHP和JavaScript开发。它包括:实时语法加亮,一个文件浏览器,一个文件上传器和一个标签系统能够实现直接在服务器上同时编辑多个文件。 

马上使用 

11. Kodingen

20个最强的基于浏览器的在线代码编辑器
   kodingen在线云IDE,集成了图片编辑器,代码编辑器,甚至集成了大量的服务器特性,其中就包括自带SQL数据库,可以创建MySql数据库,拥有自己独立的FTP文件系统,提供了对协同办公的支持,Kodingen在不工作的时候你甚至还可以把它当独立服务器来使用。建好一个帐号后,用户就可以通过xxx(用户名).kodingen.com直接使用,默认开启php支持,ror支持,可以设置支持perl,python。

    免费用户提供:500M空间,1G/月流量,1个二级域名,6个三级域名, 5个数据库,绑5个FTP帐号。提供三种代码编辑器可以选择:bespin,codemirror,ymacs。可以一键安装常见的应用:如 wordpress,drupal,phpmyadmin,cakephp,mediawiki,phpbb, joolma等等。

马上使用 

12. EditArea

20个最强的基于浏览器的在线代码编辑器

EditArea,一款基于Javascript的、在线的、支持高亮的源代码编辑器。这个编辑器的设计初衷旨在以一个Teaxarea提供在线代码编辑功能,除了提供语法即时高亮以外,还提供文本搜索、替换等功能。

当然了,该款编辑器是开源的,基于LGPL、Apache和BSD协议。

主要特性:

  • 易于嵌入HTML页面使用,只包括一个脚本和函数调用。
  • 支持Tab按键
  • 多种语言实时高亮,包括PHP、CSS、Javascript、Python、HTML、XML、VB、C、CPP、SQL、Pascal、Basic还有很多,太多了,不列举了。
  • Word-wrap支持(不了解什么功能)
  • 搜索、替换还有正则表达式
  • 新建行的格式自动缩进
  • 行数显示提示
  • 多语言支持
  • 允许一个页面内多个实例
  • 支持全屏牧师
  • 支持插件机制
  • 支持保存时、加载时的回调函数
  • 可动态内容管理(不理解)
  • 可以与类似prototype或mootools这种js lib下并行使用(无冲突)

马上使用 

13. Codeanywhere

20个最强的基于浏览器的在线代码编辑器
Codeanywhere is a code editor in a browser with an integrated ftp client, and all popular web formats are supported (HTML, PHP, JavaScript, CSS, and XML.

马上使用 

14. Codeita

20个最强的基于浏览器的在线代码编辑器
CodeRun - 一个免费的,跨平台的基于浏览器的IDE是一个自由和开放源码基于Web的IDE,它采用了原生支持C#/。净额(3.5),PHP的(5.1),JavaScript,HTML和CSS的。 C#中支持包括ASP.NET中,WCF中,浏览器的Silverlight和WPF应用程序开发和部署。数据库支持包括SQL Server 2005和亚马逊SimpleDB的。
语法着色和代码完成的功能,帮助您在开发过程中。它还具有一个在线调试器,允许您设置断点,通过您的代码的步骤,检查调用栈,调试和其他行动。
你可以或者使用作为您的桌面IDE中,完全取代了功能丰富和强大的CodeRun或者你可以用它来上传现有的代码和测试在云端,或与您的同行分享。

马上使用 

15. Drawter

20个最强的基于浏览器的在线代码编辑器
Drawter是一个基于Web的编辑器(写在JavaScript和jQuery库为基础),有不少字面上可以请你网站的代码与每个标记,作为一个你画层提出。
目前Drawter是在Pro版本(它仍然是免费的),这意味着对HTML和CSS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该Drawters发展的未来目标是建立一个业余的版本,这将允许您绘制没有任何HTML或CSS的知识是什么,这样的一次您的网站。留意其今年推出一段时间。

马上使用 

16. Maqetta

20个最强的基于浏览器的在线代码编辑器

Maqetta,一个创建桌面和移动用户界面的HTML5设计编辑工具,并同时宣布将项目捐助给开源机构Dojo基金会。

Maqetta已经是开源项目,提供WYSIWYG可视化HTML5用户界面设计功能,仅需简单的拖曳操作,支持桌面和移动用户界面。

Maqetta 应用本身用HTML5/Ajax编写,因此运行在浏览器中无需请求额外的插件或下载。用户可以下载源码,并安装在自己的服务器上,并可自定义源码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再回馈到开源项目。

Maqetta 功能如下:

  • WYSIWYG可视化页面编辑    
  • 拖曳式移动UI设计   
  • 设计或源码浏览同步编辑  
  • 对CSS样式的深度支持  

马上使用 

17. Builder Pro

20个最强的基于浏览器的在线代码编辑器
BuildorPro使用可视化,代码编辑器,调试工具来供了一个非常灵活的方法创建和管理你的网站的设计和商标。BuildorPro你可以使用可视化控制,提高您的设计过程,同时保持完全的控制权代码本身。
马上使用 

18. ShiftEeit

20个最强的基于浏览器的在线代码编辑器

 ShiftEdit,一款在线IDE,支持创建,编辑PHP,HTML,CSS,ruby,JavaScrip等语言,提供内置的FTP,支持实时调试语法,ShiftEdit功能还在增加中。

马上使用 

19. Squad Editor

20个最强的基于浏览器的在线代码编辑器
Squad是一个基于网页的代码编辑器,可相互协作,你可以在任何地方访问它。

马上使用 

20. Cloud9 IDE

20个最强的基于浏览器的在线代码编辑器
Cloud9利用了云技术,运行在浏览器中,允许你随时随地运行、调试和部署应用程序。一个完整的game-changer会永久性的改变应用程序的开发方式。Cloud 9可以让你集中精力编程,不用顾及到搭建环境等琐事中。

马上使用 

113月/150

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发布在 邵珠庆

近日,2015年第62届德国iF国际设计奖(iF Design Award 2015)获奖名单公布,共有近5000个作品报名参与,最终75款获得iF金奖,其中不乏像苹果Apple Watch智能手表、三星曲面屏、锤子手机、索尼Xperia Z2平板等消费级产品荣获殊荣。iF设计奖作为世界三大设计奖之一,有“设计界的奥斯卡”之称,评选标准不仅注重产品造型美感,同时也兼顾到性能、环保、品牌价值等因素。与同样源自德国的红点奖(Red Dot Award)相比,iF设计奖更加偏向综合性,品类更加齐全。

小编这边把所有75个iF金奖产品汇总出来,每个都附上iF官网介绍,不论你是否关注设计,都不妨来看看世界上“最美”的好东西吧。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数码:

▼ 苹果Apple Watch智能手表(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三星手机曲面屏幕(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锤子Smartisan T1手机(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索尼Xperia Z2平板电脑(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三星Gear VR虚拟现实眼镜(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联想YOGA 3 PRO超极本(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惠普OMEN触控游戏笔记本(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联想ThinkVision Pro2840m电脑显示器(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徕卡T无反相机(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适马dp Quattro系列相机(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三星HU9000系列曲面电视(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京东方Alta电视(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三星Gear Circle运动蓝牙耳机(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森海塞尔URBANITE头戴式耳机(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Aether Cone音箱(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三星MX4复印机(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佳能Oce PlotWave 500大幅面打印机(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handiii智能义肢手臂(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IntelliVue Google Glass医用谷歌眼镜(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Black Onyx黑玛瑙LED拼接屏(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家电家居:

▼ 飞利浦SC6240微晶紧致嫩肤仪(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Cordless Cleaner Y010无线吸尘器(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Sorcerer-Rice Cooker 美的魔法师电饭锅(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bi.du.haev]咖啡冰滴系统(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CHARM VILLA Goldfish Tea Bag小金鱼茶包(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RIG-TIG COOL-IT水瓶(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现代野营餐具套装(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OSTI 01奶酪刨刀(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Osti 01奶酪刨刀包装设计(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MAGIC GRIP魔法防滑陶瓷(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CHEF Sense系列厨师机(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博世Neff B46FT64,B56VT64嵌入式烤箱(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Asmara火炉(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Kinesit办公椅(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Bene TIMBA Table餐桌(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SpeediCath Compact Eve一次性女用导尿管(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SimFrame医学模拟器(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Wera Zyklop Speed Ratchet set棘轮扳手套件(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3M Magic Tape思高魔术胶带(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CERO无边框推窗(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OVISO传感器吊灯(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SIMON SENSE触控面板(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RainMaker Select 460 3jet花洒套装(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汉斯格雅Smart Heads淋雨花洒(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P3 Comforts浴室套件(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Hem系列像素风编织地毯(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喜利得TE 1000-AVR重型电镐(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Lightscan建筑照明灯(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Luminária Ani台灯(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三星Swivel PAR38 LED灯(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Canyon AEROAD CF SLX公路自行车(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DESIGN/D3眼镜(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Kolon生活科技夹克(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大众帕萨特汽车(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Thule RideAlong Mini自行车儿童安全座椅(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影像视觉:

▼ 99reasons未成形网站(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Allerhande烹饪教学软件(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Arts Maebashi前桥美术馆视觉形象VI和导视系统(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BMW Soundtree声音树网站(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Botanical Life创意台历(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三星Design Story工具包(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Casa Rex Initials 艺术字体(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Rona Editora出版物Palindromo #3(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Dresden企业标识“德累斯顿倒影”(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War on Drugo 动画短片(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展会建筑:

▼ Audi quattro BAR酒吧(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西班牙潮牌Camper商店(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奥地利CONFESSION OF DESIGN设计展(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巴西圣保罗Cultura书店(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故园•似是而非 房地产售楼处设计(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瑞典冰雪酒店套房(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Occhio evolution plus概念展示(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Time Machine时间机器展(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UNDO展示厅(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 Vierkanthof展台(进入详情):

设计之美:2015年德国iF设计奖揭晓 75项金奖作品一览

272月/150

8个让人很舒服的沟通技巧

发布在 邵珠庆

1、赞美行为而非个人

举例来说,如果对方是厨师,千万不要说:你真是了不起的厨师。他心里知道有更多厨师比他还优秀。但如果你告诉他,你一星期有一半的时间会到他的餐厅吃饭,这就是非常高明的恭维。

  2、客套话也要说得恰到好处

客气话是表示你的恭敬和感激,所以要适可而止。

如果对方是经由他人间接听到你的称赞,比你直接告诉本人更多了一份惊喜。相反地,如果是批评对方,千万不要透过第三者告诉当事人,避免加油添醋。

  3、面对别人的称赞,说声谢谢就好

一般人被称赞时,多半会回答还好!或是以笑容带过。与其这样,不如坦率接受并直接跟对方说谢谢。有时候对方称赞我们的服饰或某样东西,如果你说:这只是便宜货!反而会让对方尴尬。

  4、有欣赏竞争对手的雅量

当你的对手或讨厌的人被称赞时,不要急着说:可是…,就算你不认同对方,表面上还是要说:是啊,他很努力。显示自己的雅量。

  5、批评也要看关系

忠言未必逆耳,即便你是好意,对方也未必会领情,甚至误解你的好意。除非你和对方有一定的交情或信任基础,否则不要随意提出批评。

  6、批评也可以很悦耳

比较容易让人接受的说法是:“关于你的…,我有些想法,或许你可以听听看。”

  7、时间点很重要

千万不要在星期一早上,几乎多数人都会星期一忧郁的症状。另外也不要在星期五下班前,以免破坏对方周末休假的心情。

  8、注意场合

不要当着外人的面批评自己的朋友或同事,这些话私底下关起门来说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