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珠庆の日记 生命只有一次,你可以用它来做很多伟大的事情–Make the world a little better and easier


2710月/15

团队打造做好这20步,执行力瞬间爆表!

发布在 邵珠庆

一、团队信仰

世界上有两个组织是最强大的,一个是宗教,另一个是军队,为什么这两个组织最强大,我们来学习一下,宗教把信仰放在第一位,军队把使命放在第一位,宗教成员为信仰牺牲是一种光荣,军队战士为使命牺牲是一种荣誉,信仰和使命是什么,是一种能让组织延续的文化,我不止一次的讲过:“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文化才具有引导性,统一性和传承性,并且只有文化让这三者合一,恰恰这三者都是获取领导力最有效的手段”。

那么,信仰和使命的背后是什么,是教规,是制度,可见,铁律教规和严明的制度,不存在合理不合理,不存在人性化。所以,为了信仰做出任何的行为,或出格的行为,包括触犯国家和世界法律的都是光荣的,虽然法律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而信仰在教徒的心中才是至高无上的,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在团队管理的过程中,如果要寻找团队的信仰就要顺着这个方向去提炼,去摸索,有些人则真正在打造团队,则有些人则在利用人心,其实这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

二、团队价值观

团队的价值观管理永远都是团队管理的核心动力。

三、团队利益

狼在捕获猎物之后,每一个参与捕猎的成员都能分享到胜利的果实,这一条“狼规”从狼这个物种存在一直延续到今天,狼的延续就是这条“狼规”的延续,可见,合理公平的分配机制是团队能否长远的基础。

四、团队荣誉

请永远的牢记,不论你有多么的成功,请将你所有的收获与荣耀归功于你的团队,是一种领导艺术也好,是激励团队成员也好,你自己去想吧。

 

五、团队的力量

当团队要超越一个目标时,我们需要的不是狮子一样的英雄,而是像蚂蚁一样团队,因为在追逐目标的路上,“蚂蚁团队”可以原谅一个错100次的蚂蚁成员,而“狮子团队”错一次就有可能出局。可见,团队力量的获得与体积和勇猛无关,与团结有关。

六、团队权力

“什么是权力?一个人犯了罪,法官依法判他死刑,这其实不叫权力,这叫正义。而一个人同样犯了罪,皇帝可判他死刑,也可以不判他死,于是皇帝赦免了他,这就叫权力!”,所以,当团队成员做出了对团队不利的事情是,包容远远要比批评收获的更多。

七、关于团队批评

再和风细雨的批评也是酸的,就像是降临在员工身上的一场酸雨。批评本身就是一种打击,会消磨员工的自信,使员工开始否定自己。有一种聪明的批评方法,透漏了圆滑的人际关系处理方式,那就是“三明治法则”:在批评下属时要先称赞,即责备前称赞一件,责备后称赞一件,而把责备夹在中间。

八、关于团队事业

在团队粗文化形成的阶段,团队成员的内心有一个问题必须回答:“什么是事业?”我经常都是这样回答的:“事业就是把你不喜欢做的事情做好,然后再坚持把你喜欢做的事做下去;坚持是很重要的,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坚持,正所谓“成于坚持,而毁于放弃!”再通俗一点讲:能够值得连续做的事情就是事业。”

九、团队发展的原则

1、核心文化获得团队价值的吸引力;

2、目标明确获得合理分工的引导力;

3、坚持到底获得认真负责的行动力;

4、大爱无疆获得高度信任的凝聚力;

5、不耻下问获得高效进取的成长力;

6、高瞻远瞩获得与时俱进的教导力;

7、聆听而至获得热情豁达的沟通力;

8、科学决策获得顾全大局的思考力;

十、关于团队的“高绩效”

1、形成人心所向的价值观,引导团队成员自动自发的工作。

2、目标清晰,给团队成员“现在与未来”的准确定位。

3、只给困难找方法,不给失败找理由,养成不断地帮助团队解决问题的习惯。

4、具备“真诚、团结、宽容、无我”的协作精神。

5、业务熟练、技术过硬。

十一、团队领导力的形成

1、自我成长与临危受命;

2、服从与探索;

3、大胆实践与风格形成;

4、管理创新和与时俱进;

5、人性理解与无为而治。

十二、团队成员的管理

1、养成成为榜样的习惯;

2、养成团队利益高于一切的习惯;

3、养成服从制度的习惯;

4、养成普及职业化的习惯;

5、养成不找理由,没有借口的执行习惯;

6、养成随时随地传承团队文化的习惯;

7、养成勇于创新、敢于承担责任的习惯;

8、养成在团队中不断修炼自我,追求专业化的习惯。

十三、团队管理的定律

1、轻财足以聚人;

2、律己足以服人;

3、量宽足以得人;

4、身先足以率人。

十四、团队信任的维度

1、信守承诺(做人);

2、积极主动(做事和能力);

3、信念第一(态度)。

十五、团队执行力的法则

1、高水平的团队战略共识;

2、高素质的团队战略协同;

3、科学系统的团队战略管控;

十六、关于团队创新

1、“爱”自己的团队,“爱”是创新之源;

2、有意愿为团队解决问题是创新之因;

3、打开思维空间是团队创新之本;

4、不畏惧失败是团队创新之举;

5、敢于承担责任是团队创新之贵。

十七、关于团队成员的心态

1、为能否得到组织和上司的信任而变;

2、为追求虚荣而变;

3、为未来的发展而变;

4、为现在的利益而变;

5、为自已梦想而变;

6、为权力而变;

7、为逃离痛苦而变;

8、为追求快乐而变;

9、会受环境影响而变;

10、受情绪影响而变;

11、为情所困时变;

12、面对压力时变。

十八、团队听字诀

立不正方,不听;面无微笑,不听;目无接触,不听;心无尊重,不听;情绪激动,不听;持有偏见,不听;打断对方,不听;妄下结论,不听。

十九、团队学字诀

你可以拒绝学习,但你的竞争对手绝对不会;拒绝学习就是衰老的标志;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习是充满思想的劳动;学史使人明智,学诗使人灵透,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吃饭则饥,不学习则愚;读书先备笔,知行要合一;知识是力量的源泉,学习是最赚钱的投资!

二十、团队管理心法

以力服人只能使人慑服,以才服人可以使人折服,而以徳服人则能使人心服!

282月/12

庞大企鹅帝国为何保持极强执行力

发布在 邵珠庆

在谈腾讯之前,我想说说,在一个团队里,执行力低下的主要原因:

1、Leader 的执行力低下,决策效率低,无法给团队传达明确清晰的目标;

2、员工对目标、以及所要执行的事情的重要性理解不够,或者是缺乏相应的激励或考核,或者是本身对于工作的热爱度不够高,因此想要做的欲望、激情动力不够;

3、员工不知道该如何执行,即需要执行的事情有难度,难到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4、越大的团队,越大的公司,更容易有非常大的沟通成本,导致决策低下。

再来看看腾讯:

1、腾讯的创始人和高管们,都是极度热爱互联网产品、技术的人,他们几乎是腾讯里最勤奋的人,他们决策的效率之高,他们身体力行地关注用户反馈和产品改进,他们对于想要做的事情的决心之强,都可以在腾讯人的描述中看到,创始人和高官们的表率作用,深深打动和影响着腾讯员工:

他(Pony)过了一阵子回了一封长信过来:第一段里告诫我,在腾讯不允许说什么事情在技术上做不到。然后,他在信中列举了三四个部门里的Html高手,列出他们的名字和GM姓名,要求直接去联络他们,请求他们给与技术上的支持。

Pony的邮件一般在凌晨三点后到达,到凌晨7点左右停止。9点上班,如果项目很重要,Tony(张志东)会在白天跟进,反复在RTX上讨论,或给 邮件,傍晚会召开会议讨论总结。然后晚上9点多可以到家吃饭,洗澡。睡一会儿,三点左右,Pony的邮件会来,往来讨论到7时左右。休息两小时,9点开 始,Tony在线上等你。。。。。。

出自@和菜头

印象最深的是一天早上来到公司,发现pony凌晨4点半发的邮件。总裁10点回了邮件,VP10点半,几个总经理(在腾讯相当于中层)12点回复了讨论结论,到下午3点,技术方案已经有了,晚上10点,产品经理发出了该项目的详细排期,总共用时18个小时。

出自腾讯产品经理@朱小草

真的,我被这种体验的追求,用户角度出发的坚持深深吸引。

出自前腾讯人@焕德

即使是我这样的普通用户,都收到过腾讯高管们对我提及的产品反馈的直接回复,并且他们真的根据反馈快速改进了产品……

是的,腾讯的创始人和高管为腾讯注入的基因,不只是对于用户体验的极度关注,还有“腾讯没有技术上无法实现”的坚定信念和原则。我还记得在其他大公 司工作的朋友,看到这一点后极度激动,想起了自己所在公司常常遇到“技术上无法实现”的困境。不知道在其他互联网公司工作的朋友,看到这一点,是不是深有 感触?

2、腾讯在文化和制度上,都切实地强化着大家对产品和用户体验的关注度

腾讯的企业文化,吸引到的人才,大部分是热爱互联网产品和技术的,再加上腾讯有很完善的导师制度,产品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晋升考核路径(具体的还是期 望腾讯的人亲自来说),相信在大部分时候,想做的欲望和动力,也都是足够的。尤其是,当自己崇拜的创始人、高管们如此深度地关注产品(我在腾讯微博上,常 常看到很多高管对于多个产品的用户反馈,不只是最重要的几个产品,都给予很高的重视),我想,在其中的人,怎么可能缺乏动力呢?

在这篇《学习腾讯的产品管理之道》 中,大家可以了解到腾讯具体是如何做的,随便引用几点:

设置一个质量监控小组,由经验非常丰富的高Level的产品人员构成,赋予他们很大的权力,去监控和规范所有的产品项目。并且用KPI来制约产品项 目服从这些规范。为了不搞教条主义,很多规范都是在立项之初,由项目经理和这个小组共同确认的,未必是硬性指派,一经确认就受到严格监控。确保好的规范不 流于空喊口号。

公司高层(包括小马哥)不定期巡查每一个产品论坛,一旦发现有不认真回复用户的情况,立即予以训诫。确保产品人员与用户长期保持近距离接触。

每个产品都设置内部的交流平台,分为两部分,一块类似留言板,由产品主管发布项目的进度、动态;另一块是论坛,向公司内部所有人开放,接纳反馈。在 腾讯内 部已经形成了非常活跃的氛围,甚至以该平台人气高涨为荣(至少你主管会喜欢这个),利用这个平台跨项目提意见,或是项目组内部交流思维碎片都很常见,达到 了群策群力,内部监督的效果。 http://www.uiven.com/?p=723

3、腾讯的内部分享、知识管理做得非常好,减少了“员工不知道怎么解决问题”的情况:

我常常听腾讯的朋友提起,他们每周都有很多产品、技术分享会,pony 等高管也时常参与分享,有不少会录制成视频,供大家长期学习。那些分享,含金量都很高。朋友说,看身边刚来的实习生,去听几次分享回来,都是进步飞跃。

网上公开的介绍“腾讯内部的e-learning系统主要有哪些课程?

第一类是公司高层的重要讲话和一些政策;第二,职业素质、职业技能方面的一些课程,比如说压力管理、时间管理、商务礼仪等;第三类是我们外购的课 程,比如《哈佛商业导师》;还有一类是“腾讯大讲堂”,这个大讲堂我们每两周做一次,一次两三个小时,请不同的技术专家来讲腾讯的产品、技术、研发,包括 公司历史上一些很成功的产品研发的过程,我们把每一讲都拍下来,编辑成课件,也放到网上去。

4、腾讯并非没有沟通的成本,只不过比起其他互联网公司,由于高层的重视,以及高层决策的高效,群体性的勤奋,会比一般的大公司,更高效一些。 (这并不是说,勤奋带来了高的执行力,而是强调,核心领导层对执行力的重要影响)

最后想说,其实很多道理,互联网从业者都明白,然而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呢?同样身在互联网公司,我都深切地体会到,作为一个团队,快速响应用户反馈改进产品的不易(不是给用户回复就够了,而是要真正解决用户的问题)。腾讯做到的,真的值得大家学习。

很简单的事情,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直都做到,而且是达到高的标准,真的,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