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vim 替换命令
vi/vim 中可以使用 :s 命令来替换字符串。以前只会使用一种格式来全文替换,今天发现该命令有很多种写法(vi 真是强大啊,还有很多需要学习),记录几种在此,方便以后查询。
:s/vivian/sky/ 替换当前行第一个 vivian 为 sky
:s/vivian/sky/g 替换当前行所有 vivian 为 sky
:n,$s/vivian/sky/ 替换第 n 行开始到最后一行中每一行的第一个 vivian 为 sky
:n,$s/vivian/sky/g 替换第 n 行开始到最后一行中每一行所有 vivian 为 sky
n 为数字,若 n 为 .,表示从当前行开始到最后一行
:%s/vivian/sky/(等同于 :g/vivian/s//sky/) 替换每一行的第一个 vivian 为 sky
:%s/vivian/sky/g(等同于 :g/vivian/s//sky/g) 替换每一行中所有 vivian 为 sky
可以使用 # 作为分隔符,此时中间出现的 / 不会作为分隔符
:s#vivian/#sky/# 替换当前行第一个 vivian/ 为 sky/
:%s+/oradata/apras/+/user01/apras1+ (使用+ 来 替换 / ): /oradata/apras/替换成/user01/apras1/
* ************************************
1.:s/vivian/sky/ 替换当前行第一个 vivian 为 sky
:s/vivian/sky/g 替换当前行所有 vivian 为 sky
2. :n,$s/vivian/sky/ 替换第 n 行开始到最后一行中每一行的第一个 vivian 为 sky
:n,$s/vivian/sky/g 替换第 n 行开始到最后一行中每一行所有 vivian 为 sky
(n 为数字,若 n 为 .,表示从当前行开始到最后一行)
3. :%s/vivian/sky/(等同于 :g/vivian/s//sky/) 替换每一行的第一个 vivian 为 sky
:%s/vivian/sky/g(等同于 :g/vivian/s//sky/g) 替换每一行中所有 vivian 为 sky
4. 可以使用 # 作为分隔符,此时中间出现的 / 不会作为分隔符
:s#vivian/#sky/# 替换当前行第一个 vivian/ 为 sky/
5. 删除文本中的^M
问题描述:对于换行,window下用回车换行(0A0D)来表示,Linux下是回车(0A)来表示。这样,将window上的文件拷到unix上用时,总会有个^M.请写个用在unix下的过滤windows文件的换行符(0D)的shell或c程序。
· 使用命令:cat filename1 | tr -d “^V^M” >newfile;
· 使用命令:sed -e “s/^V^M//” filename >outputfilename。需要注意的是在1、2两种方法中,^V和^M指的是Ctrl+V和Ctrl+M。你必须要手工进行输入,而不是粘贴。
· 在vi中处理:首先使用vi打开文件,然后按ESC键,接着输入命令:%s/^V^M//。
· :%s/^M$//g
如果上述方法无用,则正确的解决办法是:
· tr -d "r" <src >dest
· tr -d "5" dest
· strings A>B
6. 其它
利用 :s 命令可以实现字符串的替换。具体的用法包括:
:s/str1/str2/ 用字符串 str2 替换行中首次出现的字符串 str1
:s/str1/str2/g 用字符串 str2 替换行中所有出现的字符串 str1
:.,$ s/str1/str2/g 用字符串 str2 替换正文当前行到末尾所有出现的字符串 str1
:1,$ s/str1/str2/g 用字符串 str2 替换正文中所有出现的字符串 str1
:g/str1/s//str2/g 功能同上
从上述替换命令可以看到:g 放在命令末尾,表示对搜索字符串的每次出现进行替换;不加 g,表示只对搜索
字符串的首次出现进行替换;g 放在命令开头,表示对正文中所有包含搜索字符串的行进行替换操作。
Linux系统工程师课程体系
课程介绍:
本课程共计60课时,内容包括Linux系统管理、Linux网络管理和LAMP环境搭建及管理三部分。课程学习可掌握Linux系统管理,包括服 务器安装及部署、常用命令及使用技巧、文本编辑器Vim/Vi、系统引导流程、软件管理、用户和用户组管理、服务和进程管理、计划任务、文件系统管理与维 护、Shell编程等;Linux网络管理部分,包括网络管理命令、网络配置文件、互联网寻址机制解析、远程控制管理、文件共享服务等; LAMP环境搭建及管理部分,包括LAMP环境搭建、Apache服务器配置与管理、FTP服务器配置、安全设置、防火墙应用、典型互联网应用案例等。
学完本课程后,可配置和管理基于Linux架构的Web服务器及Linux各种应用服务器的日程管理工作。
课程特点:
- 1. 课程设计注重实用性,针对实际企业应用
- 2. 零基础即可学习,课程循序渐进,层层分解
- 3. 案例式教学,以实际企业案例为导向
- 4. 采用最新应用最广的Linux操作系统为例讲解
- 5. 由易而难,课程注重学习者接受逻辑性设计,降低Linux学习难度
- 6. 课程最后企业虚拟主机商服务应用案例串联所有讲解内容
预期目标:
- 1. 掌握LAMP环境搭建及安全和优化设置
- 2. 掌握Apache典型企业应用案例
- 3. 掌握Linux及跨平台的文件系统备份及管理
- 4. 掌握Linux常用的网络设置及管理
- 5. 掌握Linux系统管理
- 6. 熟悉运用Shell编程及计划任务实现自动化管理
- 7. 了解Linux的应用领域及特点
- 8. 掌握Linux系统常用故障排除
适合目标群体:
- 1. PHP程序员,Web开发工程师
- 2. 对计算机、互联网和Windows操作系统有基本了解的学生
- 3. 网络管理员和技术支持工程师
- 4. 对网络管理和Web开发有兴趣的本专科院校的大学生
- 5. 对Linux有兴趣的开源爱好者
项目案例:
建立企业虚拟主机商服务
科目 | 内容 | 完成目标 | 课时(60) | 课上实例 |
Linux系统管理 |
|
了解Linux系统特点及应用领域,掌握虚拟机软件的应用,掌握如何安装部署一台Linux服务器,学会远程登录管理软件的应用,掌握Linux常用命令操作及基本权限管理,掌握Shell命令使用技巧,熟悉文本编辑器Vim/Vi的应用与技巧。 |
12 |
|
Linux系统管理 |
|
掌握Linux系统的所有管理知识。了解Linux引导流程每个步骤及错误分析,掌握各个运行级别及服务启动控制,掌握Linux各种软件包的安 装、卸载、升级、校验、查询和文件提取操作,熟悉Linux用户和用户组配置文件及命令操作,掌握管理员如何授权,掌握SetUID及粘着位等特殊权限应 用,掌握文件系统权限及ACL权限控制,掌握服务与进程管理命令,熟练计划任务编写,掌握Linux文件系统结构及文件系统操作命令,掌握日常硬件的添加 和管理,掌握磁盘配额设置。 |
24 |
|
Shell编程 |
|
掌握编写Shell脚本及典型的企业自动化脚本实现 |
4 |
|
Linux网络管理 |
|
可以完成Linux的网络配置,掌握互联网的寻址流程和原理,掌握如何通过Window远程管理Linux服务器,掌握如何构建FTP服务应用,掌握如何实现不同系统平台之间的文件共享,掌握企业自动化异地备份应用的实现。 |
8 |
|
LAMP环境搭建及管理 |
|
学会搭建LAMP环境,架设Apache服务器,实现Apache的典型应用,学会虚拟主机实现,学习站点登录控制实现。掌握Linux安全知识,学会配置Linux防火墙。 |
8 |
|
项目设计(综合复习) |
|
搭建Linux服务器实现虚拟主机服务提供 | 4 |
|
linux indent格式化代码
Linux kernel有一个脚本Lindent,可以帮助你将自己的代码做一个好的代码风格格式化。
如:/usr/src/linux-headers-2.6.22-14/scripts/Lindent
常用的设置:
indent -npro -kr -i4 -ts4 -sob -l80 -ss -bl -bli 0
(这个风格我喜欢)
参数说明:
-npro或--ignore-profile 不要读取indent的配置文件.indent.pro。
-kr 指定使用Kernighan&Ritchie的格式。可以换为 -orig,BSD风格
-i4 --indent-level 设置缩排的格数为4。
-ts4 设置tab的长度
-sob或--swallow-optional-blank-lines 删除多余的空白行。
-l80 代码超过80换行
-ss或--space-special-semicolon 若for区段只有一行时,在分号前加上空格。
-ncs或--no-space-after-casts 不要在cast之后空一格。
-bl {分行显示
-bli 0 括号缩进为0
我较常用的是:
indent -npro -nip -nlp -npsl -i4 -ts4 -sob -l200 -ss -bl -bli 0 代码文件名
功能说明:调整C原始代码文件的格式。
语 法:indent [参数][源文件] 或 indent [参数][源文件][-o 目标文件]
补充说明:indent可辨识C的原始代码文件,并加以格式化,以方便程序设计师阅读。
参 数:
-bad或--blank-lines-after-declarations 在声明区段或加上空白行。
-bap或--blank-lines-after-procedures 在程序或加上空白行。
-bbb或--blank-lines-after-block-comments 在注释区段后加上空白行。
-bc或--blank-lines-after-commas 在声明区段中,若出现逗号即换行。
-bl或--braces-after-if-line if(或是else,for等等)与后面执行区段的"{"不同行,且"}"自成一行。
-bli<缩排格数>或--brace-indent<缩排格数> 设置{ }缩排的格数。
-br或--braces-on-if-line if(或是else,for等等)与后面执行跛段的"{"不同行,且"}"自成一行。
-bs或--blank-before-sizeof 在sizeof之后空一格。
-c<栏数>或--comment-indentation<栏数> 将注释置于程序码右侧指定的栏位。
-cd<栏数>或--declaration-comment-column<栏数> 将注释置于声明右侧指定的栏位。
-cdb或--comment-delimiters-on-blank-lines 注释符号自成一行。
-ce或--cuddle-else 将else置于"}"(if执行区段的结尾)之后。
-ci<缩排格数>或--continuation-indentation<缩排格数> 叙述过长而换行时,指定换行后缩排的格数。
-cli<缩排格数>或--case-indentation-<缩排格数> 使用case时,switch缩排的格数。
-cp<栏数>或-else-endif-column<栏数> 将注释置于else与elseif叙述右侧定的栏位。
-cs或--space-after-cast 在cast之后空一格。
-d<缩排格数>或-line-comments-indentation<缩排格数> 针对不是放在程序码右侧的注释,设置其缩排格数。
-di<栏数>或--declaration-indentation<栏数> 将声明区段的变量置于指定的栏位。
-fc1或--format-first-column-comments 针对放在每行最前端的注释,设置其格式。
-fca或--format-all-comments 设置所有注释的格式。
-gnu或--gnu-style. 指定使用GNU的格式,此为预设值。
-i<格数>或--indent-level<格数> 设置缩排的格数。
-ip<格数>或--parameter-indentation<格数> 设置参数的缩排格数。
-kr或--k-and-r-style. 指定使用Kernighan&Ritchie的格式。
-lp或--continue-at-parentheses 叙述过长而换行,且叙述中包含了括弧时,将括弧中的每行起始栏位内容垂直对其排列。
-nbad或--no-blank-lines-after-declarations 在声明区段后不要加上空白行。
-nbap或--no-blank-lines-after-procedures 在程序后不要加上空白行。
-nbbb或--no-blank-lines-after-block-comments 在注释区段后不要加上空白行。
-nbc或--no-blank-lines-after-commas 在声明区段中,即使出现逗号,仍旧不要换行。
-ncdb或--no-comment-delimiters-on-blank-lines 注释符号不要自成一行。
-nce或--dont-cuddle-else 不要将else置于"}"之后。
-ncs或--no-space-after-casts 不要在cast之后空一格。
-nfc1或--dont-format-first-column-comments 不要格式化放在每行最前端的注释。
-nfca或--dont-format-comments 不要格式化任何的注释。
-nip或--no-parameter-indentation 参数不要缩排。
-nlp或--dont-line-up-parentheses 叙述过长而换行,且叙述中包含了括弧时,不用将括弧中的每行起始栏位垂直对其排列。
-npcs或--no-space-after-function-call-names 在调用的函数名称之后,不要加上空格。
-npro或--ignore-profile 不要读取indent的配置文件.indent.pro。
-npsl或--dont-break-procedure-type 程序类型与程序名称放在同一行。
-nsc或--dont-star-comments 注解左侧不要加上星号(*)。
-nsob或--leave-optional-semicolon 不用处理多余的空白行。
-nss或--dont-space-special-semicolon 若for或while区段仅有一行时,在分号前不加上空格。
-nv或--no-verbosity 不显示详细的信息。
-orig或--original 使用Berkeley的格式。
-pcs或--space-after-procedure-calls 在调用的函数名称与"{"之间加上空格。
-psl或--procnames-start-lines 程序类型置于程序名称的前一行。
-sc或--start-left-side-of-comments 在每行注释左侧加上星号(*)。
-sob或--swallow-optional-blank-lines 删除多余的空白行。
-ss或--space-special-semicolon 若for或swile区段今有一行时,在分号前加上空格。
-st或--standard-output 将结果显示在标准输出设备。
-T 数据类型名称缩排。
-ts<格数>或--tab-size<格数> 设置tab的长度。
-v或--verbose 执行时显示详细的信息。
-version 显示版本信息。
alias myindent='indent -npro -kr -bl -nce -bli0 -i2 -ts2 -sob -l80 -nfc1 -ss -ncs'
Common styles
There are several common styles of C code, including the GNU style, the Kernighan & Ritchie style, and the original Berkeley style. A style may be selected with a single background option, which specifies a set of values for all other options. However, explicitly specified options always override options implied by a background option.
As of version 1.2, the default style of GNU indent
is the GNU style. Thus, it is no longer necessary to specify the option ‘-gnu ’ to obtain this format, although doing so will not cause an error. Option settings which correspond to the GNU style are:
-nbad -bap -nbc -bbo -bl -bli2 -bls -ncdb -nce -cp1 -cs -di2 -ndj -nfc1 -nfca -hnl -i2 -ip5 -lp -pcs -nprs -psl -saf -sai -saw -nsc -nsob |
The GNU coding style is that preferred by the GNU project. It is the style that the GNU Emacs C mode encourages and which is used in the C portions of GNU Emacs. (People interested in writing programs for Project GNU should get a copy of The GNU Coding Standards, which also covers semantic and portability issues such as memory usage, the size of integers, etc.)
The Kernighan & Ritchie style is used throughout their well-known book 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 It is enabled with the ‘-kr ’ option. The Kernighan & Ritchie style corresponds to the following set of options:
-nbad -bap -bbo -nbc -br -brs -c33 -cd33 -ncdb -ce -ci4 -cli0 -cp33 -cs -d0 -di1 -nfc1 -nfca -hnl -i4 -ip0 -l75 -lp -npcs -nprs -npsl -saf -sai -saw -nsc -nsob -nss |
Kernighan & Ritchie style does not put comments to the right of code in the same column at all times (nor does it use only one space to the right of the code), so for this style indent
has arbitrarily chosen column 33.
The style of the original Berkeley indent
may be obtained by specifying ‘-orig ’ (or by specifying ‘--original ’, using the long option name). This style is equivalent to the following settings:
-nbad -nbap -bbo -bc -br -brs -c33 -cd33 -cdb -ce -ci4 -cli0 -cp33 -di16 -fc1 -fca -hnl -i4 -ip4 -l75 -lp -npcs -nprs -psl -saf -sai -saw -sc -nsob -nss -ts8 |
The Linux style is used in the linux kernel code and drivers. Code generally has to follow the Linux coding style to be accepted. This style is equivalent to the following settings:
-nbad -bap -nbc -bbo -hnl -br -brs -c33 -cd33 -ncdb -ce -ci4 -cli0 -d0 -di1 -nfc1 -i8 -ip0 -l80 -lp -npcs -nprs -npsl -sai -saf -saw -ncs -nsc -sob -nfca -cp33 -ss -ts8 -il1 |
表 1. Indent代码格式化说明
使用的indent参数 | 值 | 含义 |
---|---|---|
--blank-lines-after-declarations | bad | 变量声明后加空行 |
--blank-lines-after-procedures | bap | 函数结束后加空行 |
--blank-lines-before-block-comments | bbb | 块注释前加空行 |
--break-before-boolean-operator | bbo | 较长的行,在逻辑运算符前分行 |
--blank-lines-after-commas | nbc | 变量声明中,逗号分隔的变量不分行 |
--braces-after-if-line | bl | "if"和"{"分做两行 |
--brace-indent 0 | bli0 | "{"不继续缩进 |
--braces-after-struct-decl-line | bls | 定义结构,"struct"和"{"分行 |
--comment-indentationn | c33 | 语句后注释开始于行33 |
--declaration-comment-columnn | cd33 | 变量声明后注释开始于行33 |
--comment-delimiters-on-blank-lines | ncdb | 不将单行注释变为块注释 |
--cuddle-do-while | ncdw | "do --- while"的"while"和其前面的"}"另起一行 |
--cuddle-else | nce | "else"和其前面的"}"另起一行 |
--case-indentation 0 | cli0 | switch中的case语句所进0个空格 |
--else-endif-columnn | cp33 | #else, #endif后面的注释开始于行33 |
--space-after-cast | cs | 在类型转换后面加空格 |
--line-comments-indentation n | d0 | 单行注释(不从1列开始的),不向左缩进 |
--break-function-decl-args | nbfda | 关闭:函数的参数一个一行 |
--declaration-indentationn | di2 | 变量声明,变量开始于2行,即不必对齐 |
--format-first-column-comments | nfc1 | 不格式化起于第一行的注释 |
--format-all-comments | nfca | 不开启全部格式化注释的开关 |
--honour-newlines | hnl | Prefer to break long lines at the position of newlines in the input. |
--indent-leveln | i4 | 设置缩进多少字符,如果为tab的整数倍,用tab来缩进,否则用空格填充。 |
--parameter-indentationn | ip5 | 旧风格的函数定义中参数说明缩进5个空格 |
--line-length 75 | l75 | 非注释行最长75 |
--continue-at-parentheses | lp | 续行从上一行出现的括号开始 |
--space-after-procedure-calls | pcs | 函数和"("之间插入一个空格 |
--space-after-parentheses | nprs | 在"("后")"前不插入空格 |
--procnames-start-lines | psl | 将函数名和返回类型放在两行定义 |
--space-after-for | saf | for后面有空格 |
--space-after-if | sai | if后面有空格 |
--space-after-while | saw | while后面有空格 |
--start-left-side-of-comments | nsc | 不在生成的块注释中加* |
--swallow-optional-blank-lines | nsob | 不去掉可添加的空行 |
--space-special-semicolon | nss | 一行的for或while语句,在";"前不加空。 |
--tab-size | ts4 | 一个tab为4个空格(要能整除"-in") |
--use-tabs | ut | 使用tab来缩进 |
Linux 小总结
awk -v RS='Kwqm-S1125751-T1003551' 'END {print --NR}' kxleads-20100902.log
查找指定文字在文件中的个数
统计一个文件中特定字符的个数统计一个文件中某个字符串的个数,
其实就是在在一块沙地 里面找石头,
有的人看到石头以后,在上面做个标记(grep),然后记住自己做了多少个标记;
有的 人看到石头以后,把它挖了(tr),最后统计自己挖了多少石头;
有的人看到石头以后,把它跳过去(awk),然后统计自己跳了多少次。
这是我用的的文件 [root@bzhou test]# cat filehafsdhahahafsdfsdhahahaha
我想匹配的是‘haha’这个字符串
1.grep的-o选项[root@bzhou test]# grep -c 'haha' file2最开始的时候是用-c这个选项,不过-c只能统计一行的,如果一行里面有多个匹配的字符串,那-c就无能为力了。
这个是正确的 [root@bzhou test]# grep -o 'haha' file wc -l3
2. awk这个东西要感谢CU上的blackold。
[root@bzhou test]# awk -v RS='haha' 'END {print --NR}' file
-v 去设定一个变量的值,
RS是记录的分隔符,默认的是新行(/n),就是说awk按照一行一行读数据,
但是现在RS为'haha'后,就按'haha'读数 据了,
NR为已读的记录数,n个记录是被n-1个分隔符分开的,所以就是--NR了。
3.tr严格意义上说,tr匹配不了字符串,只能去匹配单个字符。
这 里就匹配这个文件中‘h’的个数。
[root@bzhou test]# tr -cd 'h' <file wc -c8[root@bzhou test]# grep -o 'h' file wc -l8
-d可以删除某个字符,如果只有-d就会输出删除特定字符后的字符串,但是-c可以反显,这就是显示了被删除的字符。然后可以用wc -c去统计下字符的个数。
ln -s aaa/bbb/ccc ooo
连接
Linux压缩与解压缩方式大集合
Linux下有相当多的压缩命令,初学的我们开始总是摸不清头脑,我们知道在Linux下的后缀名是没有什么很特殊的意义的,不过,为了方便记忆,针对这 些压缩命令所做出来的压缩文件,还是会有一些特殊的命名方式,Linux下常见的压缩文件有*.tar, *.tar.gz, *.tgz, *.gz, *.Z, *.bz2等,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文件名呢?
1 后缀名的含义
在Linux中,文件的后缀名与文件的属性可能没有什么联系,很多时候是为了表征文件作者自身的命名习惯,或者反映文件的内容。但也有不少后缀在Linux是通用的表征文件属性的,如压缩文件和解压缩文件的后缀。
*.Z 是compress命令压缩的文件;
*.bz2 是bzip2命令压缩的文件;
*.gz 是gzip命令压缩的文件;
*.tar 是tar命令打包的资料,并没有压缩过;
*.tar.gz 是tar命令打包的文件,其中并且经过 gzip 的压缩.
2 各个不同的后缀需要不同的命令和参数进行解压缩,分别如下:
.tar
解包: tar xvf FileName.tar
打包:tar cvf FileName.tar DirName
(注:tar是打包,不是压缩!)
.gz
解压1:gunzip FileName.gz
解压2:gzip -d FileName.gz
压缩:gzip FileName
.bz2
解压1:bzip2 -d FileName.bz2
解压2:bunzip2 FileName.bz2
压缩: bzip2 -z FileName
.tar.gz 和 .tgz
解压:tar zxvf FileName.tar.gz
压缩:tar zcvf FileName.tar.gz DirName
.tar.bz2
解压:tar jxvf FileName.tar.bz2
压缩:tar jcvf FileName.tar.bz2 DirName
.Z
解压:uncompress FileName.Z
压缩:compress FileName
.tar.Z
解压:tar Zxvf FileName.tar.Z
压缩:tar Zcvf FileName.tar.Z DirName
.zip
解压:unzip FileName.zip
压缩:zip FileName.zip DirName
.rar
解压:rar a FileName.rar
压缩:r ar e FileName.rar
一般情况下,上面的这些命令足够了,而且也不太可能用到这么多命令。Linux的压缩和解压缩非常的复杂,上面的只是简单的介绍,有点入门的意思。
Linux文件查找命令find,xargs详述
前言:关于find命令
一、find 命令格式
1、find命令的一般形式为;
2、find命令的参数;
3、find命令选项;
4、使用exec或ok来执行shell命令;
1、查找当前用户主目录下的所有文件;
2、为了在当前目录中文件属主具有读、写权限,并且文件所属组的用户和其他用户具有读权限的文件;
3、为了查找系统中所有文件长度为0的普通文件,并列出它们的完整路径;
4、查找/var/logs目录中更改时间在7日以前的普通文件,并在删除之前询问它们;
5、为了查找系统中所有属于root组的文件;
6、find命令将删除当目录中访问时间在7日以来、含有数字后缀的admin.log文件
7、为了查找当前文件系统中的所有目录并排序;
8、为了查找系统中所有的rmt磁带设备;
1、使用name选项
2、用perm选项
3、忽略某个目录
4、使用find查找文件的时候怎么避开某个文件目录
5、使用user和nouser选项
6、使用group和nogroup选项
7、按照更改时间或访问时间等查找文件
8、查找比某个文件新或旧的文件
9、使用type选项
10、使用size选项
11、使用depth选项
12、使用mount选项
+++++++++++++++++++++++++++++++++++++++++++++++++
正文
+++++++++++++++++++++++++++++++++++++++++++++++++
版权声明
本文是zhyfly兄贴在LinuxSir.Org 的一个帖子而整理出来的,如果您对版权有疑问,请在本帖后面跟帖。谢谢;本文的HTML版本由北南南北整理;修改了整篇文档的全角及说明文字中的单词中每个字母空格的问题;为标题加了编号,方便大家阅读;
前言:关于find命令
由于find具有强大的功能,所以它的选项也很多,其中大部分选项都值得我们花时间来了解一下。即使系统中含有网络文件系统( NFS),find命令在该文件系统中同样有效,只你具有相应的权限。
在运行一个非常消耗资源的find命令时,很多人都倾向于把它放在后台执行,因为遍历一个大的文件系统可能会花费很长的时间(这里是指30G字节以上的文件系统)。
一、find 命令格式
1、find命令的一般形式为;
find pathname -options [-print -exec -ok ...]
2、find命令的参数;
pathname: find命令所查找的目录路径。例如用.来表示当前目录,用/来表示系统根目录。
-print: find命令将匹配的文件输出到标准输出。
-exec: find命令对匹配的文件执行该参数所给出的shell命令。相应命令的形式为'command' { } /;,注意{ }和/;之间的空格。
-ok: 和-exec的作用相同,只不过以一种更为安全的模式来执行该参数所给出的shell命令,在执行每一个命令之前,都会给出提示,让用户来确定是否执行。
3、find命令选项
-name
按照文件名查找文件。
-perm
按照文件权限来查找文件。
-prune
使用这一选项可以使find命令不在当前指定的目录中查找,如果同时使用-depth选项,那么-prune将被find命令忽略。
-user
按照文件属主来查找文件。
-group
按照文件所属的组来查找文件。
-mtime -n +n
按照文件的更改时间来查找文件, - n表示文件更改时间距现在n天以内,+ n表示文件更改时间距现在n天以前。find命令还有-atime和-ctime 选项,但它们都和-m time选项。
-nogroup
查找无有效所属组的文件,即该文件所属的组在/etc/groups中不存在。
-nouser
查找无有效属主的文件,即该文件的属主在/etc/passwd中不存在。
-newer file1 ! file2
查找更改时间比文件file1新但比文件file2旧的文件。
-type
查找某一类型的文件,诸如:
b - 块设备文件。
d - 目录。
c - 字符设备文件。
p - 管道文件。
l - 符号链接文件。
f - 普通文件。
-size n:[c] 查找文件长度为n块的文件,带有c时表示文件长度以字节计。
-depth:在查找文件时,首先查找当前目录中的文件,然后再在其子目录中查找。
-fstype:查找位于某一类型文件系统中的文件,这些文件系统类型通常可以在配置文件/etc/fstab中找到,该配置文件中包含了本系统中有关文件系统的信息。
-mount:在查找文件时不跨越文件系统mount点。
-follow:如果find命令遇到符号链接文件,就跟踪至链接所指向的文件。
-cpio:对匹配的文件使用cpio命令,将这些文件备份到磁带设备中。
另外,下面三个的区别:
-amin n
查找系统中最后N分钟访问的文件
-atime n
查找系统中最后n*24小时访问的文件
-cmin n
查找系统中最后N分钟被改变文件状态的文件
-ctime n
查找系统中最后n*24小时被改变文件状态的文件
-mmin n
查找系统中最后N分钟被改变文件数据的文件
-mtime n
查找系统中最后n*24小时被改变文件数据的文件
4、使用exec或ok来执行shell命令
使用find时,只要把想要的操作写在一个文件里,就可以用exec来配合find查找,很方便的
在有些操作系统中只允许-exec选项执行诸如l s或ls -l这样的命令。大多数用户使用这一选项是为了查找旧文件并删除它们。建议在真正执行rm命令删除文件之前,最好先用ls命令看一下,确认它们是所要删除的文件。
exec选项后面跟随着所要执行的命令或脚本,然后是一对儿{ },一个空格和一个/,最后是一个分号。为了使用exec选项,必须要同时使用print选项。如果验证一下find命令,会发现该命令只输出从当前路径起的相对路径及文件名。
例如:为了用ls -l命令列出所匹配到的文件,可以把ls -l命令放在find命令的-exec选项中
# find . -type f -exec ls -l { } /;
-rw-r--r-- 1 root root 34928 2003-02-25 ./conf/httpd.conf
-rw-r--r-- 1 root root 12959 2003-02-25 ./conf/magic
-rw-r--r-- 1 root root 180 2003-02-25 ./conf.d/README
上面的例子中,find命令匹配到了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普通文件,并在-exec选项中使用ls -l命令将它们列出。
在/logs目录中查找更改时间在5日以前的文件并删除它们:
$ find logs -type f -mtime +5 -exec rm { } /;
记住: 在shell中用任何方式删除文件之前,应当先查看相应的文件,一定要小心!当使用诸如mv或rm命令时,可以使用-exec选项的安全模式。它将在对每个匹配到的文件进行操作之前提示你。
在下面的例子中, find命令在当前目录中查找所有文件名以.LOG结尾、更改时间在5日以上的文件,并删除它们,只不过在删除之前先给出提示。
$ find . -name "*.conf" -mtime +5 -ok rm { } /;
< rm ... ./conf/httpd.conf > ? n
按y键删除文件,按n键不删除。
任何形式的命令都可以在-exec选项中使用。
在下面的例子中我们使用grep命令。find命令首先匹配所有文件名为“ passwd*”的文件,例如passwd、passwd.old、passwd.bak,然后执行grep命令看看在这些文件中是否存在一个sam用户。
# find /etc -name "passwd*" -exec grep "sam" { } /;
sam:x:501:501::/usr/sam:/bin/bash
二、find命令的例子;
1、查找当前用户主目录下的所有文件:
下面两种方法都可以使用
$ find $HOME -print
$ find ~ -print
2、让当前目录中文件属主具有读、写权限,并且文件所属组的用户和其他用户具有读权限的文件;
$ find . -type f -perm 644 -exec ls -l { } /;
3、为了查找系统中所有文件长度为0的普通文件,并列出它们的完整路径;
$ find / -type f -size 0 -exec ls -l { } /;
4、查找/var/logs目录中更改时间在7日以前的普通文件,并在删除之前询问它们;
$ find /var/logs -type f -mtime +7 -ok rm { } /;
5、为了查找系统中所有属于root组的文件;
$find . -group root -exec ls -l { } /;
-rw-r--r-- 1 root root 595 10月 31 01:09 ./fie1
6、find命令将删除当目录中访问时间在7日以来、含有数字后缀的admin.log文件。
该命令只检查三位数字,所以相应文件的后缀不要超过999。先建几个admin.log*的文件 ,才能使用下面这个命令
$ find . -name "admin.log[0-9][0-9][0-9]" -atime -7 -ok
rm { } /;
< rm ... ./admin.log001 > ? n
< rm ... ./admin.log002 > ? n
< rm ... ./admin.log042 > ? n
< rm ... ./admin.log942 > ? n
7、为了查找当前文件系统中的所有目录并排序;
$ find . -type d | sort
8、为了查找系统中所有的rmt磁带设备;
$ find /dev/rmt -print
三、xargs
xargs - build and execute command lines from standard input
在使用find命令的-exec选项处理匹配到的文件时, find命令将所有匹配到的文件一起传递给exec执行。但有些系统对能够传递给exec的命令长度有限制,这样在find命令运行几分钟之后,就会出现溢出错误。错误信息通常是“参数列太长”或“参数列溢出”。这就是xargs命令的用处所在,特别是与find命令一起使用。
find命令把匹配到的文件传递给xargs命令,而xargs命令每次只获取一部分文件而不是全部,不像-exec选项那样。这样它可以先处理最先获取的一部分文件,然后是下一批,并如此继续下去。
在有些系统中,使用-exec选项会为处理每一个匹配到的文件而发起一个相应的进程,并非将匹配到的文件全部作为参数一次执行;这样在有些情况下就会出现进程过多,系统性能下降的问题,因而效率不高;
而使用xargs命令则只有一个进程。另外,在使用xargs命令时,究竟是一次获取所有的参数,还是分批取得参数,以及每一次获取参数的数目都会根据该命令的选项及系统内核中相应的可调参数来确定。
来看看xargs命令是如何同find命令一起使用的,并给出一些例子。
下面的例子查找系统中的每一个普通文件,然后使用xargs命令来测试它们分别属于哪类文件
#find . -type f -print | xargs file
./.kde/Autostart/Autorun.desktop: UTF-8 Unicode English text
./.kde/Autostart/.directory: ISO-8859 text/
......
在整个系统中查找内存信息转储文件(core dump) ,然后把结果保存到/tmp/core.log 文件中:
$ find / -name "core" -print | xargs echo "" >/tmp/core.log
上面这个执行太慢,我改成在当前目录下查找
#find . -name "file*" -print | xargs echo "" > /temp/core.log
# cat /temp/core.log
./file6
在当前目录下查找所有用户具有读、写和执行权限的文件,并收回相应的写权限:
# ls -l
drwxrwxrwx 2 sam adm 4096 10月 30 20:14 file6
-rwxrwxrwx 2 sam adm 0 10月 31 01:01 http3.conf
-rwxrwxrwx 2 sam adm 0 10月 31 01:01 httpd.conf
# find . -perm -7 -print | xargs chmod o-w
# ls -l
drwxrwxr-x 2 sam adm 4096 10月 30 20:14 file6
-rwxrwxr-x 2 sam adm 0 10月 31 01:01 http3.conf
-rwxrwxr-x 2 sam adm 0 10月 31 01:01 httpd.conf
用grep命令在所有的普通文件中搜索hostname这个词:
# find . -type f -print | xargs grep "hostname"
./httpd1.conf:# different IP addresses or hostnames and have them handled by the
./httpd1.conf:# VirtualHost: If you want to maintain multiple domains/hostnames
on your
用grep命令在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普通文件中搜索hostnames这个词:
# find . -name /* -type f -print | xargs grep "hostnames"
./httpd1.conf:# different IP addresses or hostnames and have them handled by the
./httpd1.conf:# VirtualHost: If you want to maintain multiple domains/hostnames
on your
注意,在上面的例子中, /用来取消find命令中的*在shell中的特殊含义。
find命令配合使用exec和xargs可以使用户对所匹配到的文件执行几乎所有的命令。
四、find 命令的参数
下面是find一些常用参数的例子,有用到的时候查查就行了,像上面前几个贴子,都用到了其中的的一些参数,也可以用man或查看论坛里其它贴子有find的命令手册
1、使用name选项
文件名选项是find命令最常用的选项,要么单独使用该选项,要么和其他选项一起使用。
可以使用某种文件名模式来匹配文件,记住要用引号将文件名模式引起来。
不管当前路径是什么,如果想要在自己的根目录$HOME中查找文件名符合*.txt的文件,使用~作为 'pathname'参数,波浪号~代表了你的$HOME目录。
$ find ~ -name "*.txt" -print
想要在当前目录及子目录中查找所有的‘ *.txt’文件,可以用:
$ find . -name "*.txt" -print
想要的当前目录及子目录中查找文件名以一个大写字母开头的文件,可以用:
$ find . -name "[A-Z]*" -print
想要在/etc目录中查找文件名以host开头的文件,可以用:
$ find /etc -name "host*" -print
想要查找$HOME目录中的文件,可以用:
$ find ~ -name "*" -print 或find . -print
要想让系统高负荷运行,就从根目录开始查找所有的文件。
$ find / -name "*" -print
如果想在当前目录查找文件名以两个小写字母开头,跟着是两个数字,最后是.txt的文件,下面的命令就能够返回名为ax37.txt的文件:
$find . -name "[a-z][a-z][0--9][0--9].txt" -print
2、用perm选项
按照文件权限模式用-perm选项,按文件权限模式来查找文件的话。最好使用八进制的权限表示法。
如在当前目录下查找文件权限位为755的文件,即文件属主可以读、写、执行,其他用户可以读、执行的文件,可以用:
$ find . -perm 755 -print
还有一种表达方法:在八进制数字前面要加一个横杠-,表示都匹配,如-007就相当于777,-006相当于666
# ls -l
-rwxrwxr-x 2 sam adm 0 10月 31 01:01 http3.conf
-rw-rw-rw- 1 sam adm 34890 10月 31 00:57 httpd1.conf
-rwxrwxr-x 2 sam adm 0 10月 31 01:01 httpd.conf
drw-rw-rw- 2 gem group 4096 10月 26 19:48 sam
-rw-rw-rw- 1 root root 2792 10月 31 20:19 temp
# find . -perm 006
# find . -perm -006
./sam
./httpd1.conf
./temp
-perm mode:文件许可正好符合mode
-perm +mode:文件许可部分符合mode
-perm -mode: 文件许可完全符合mode
3、忽略某个目录
如果在查找文件时希望忽略某个目录,因为你知道那个目录中没有你所要查找的文件,那么可以使用-prune选项来指出需要忽略的目录。在使用-prune选项时要当心,因为如果你同时使用了-depth选项,那么-prune选项就会被find命令忽略。
如果希望在/apps目录下查找文件,但不希望在/apps/bin目录下查找,可以用:
$ find /apps -path "/apps/bin" -prune -o -print
4、使用find查找文件的时候怎么避开某个文件目录
比如要在/usr/sam目录下查找不在dir1子目录之内的所有文件
find /usr/sam -path "/usr/sam/dir1" -prune -o -print
find [-path ..] [expression] 在路径列表的后面的是表达式
-path "/usr/sam" -prune -o -print 是 -path "/usr/sam" -a -prune -o
-print 的简写表达式按顺序求值, -a 和 -o 都是短路求值,与 shell 的 && 和 || 类似如果 -path "/usr/sam" 为真,则求值 -prune , -prune 返回真,与逻辑表达式为真;否则不求值 -prune,与逻辑表达式为假。如果 -path "/usr/sam" -a -prune 为假,则求值 -print ,-print返回真,或逻辑表达式为真;否则不求值 -print,或逻辑表达式为真。
这个表达式组合特例可以用伪码写为
if -path "/usr/sam" then
-prune
else
-print
避开多个文件夹
find /usr/sam /( -path /usr/sam/dir1 -o -path /usr/sam/file1 /) -prune -o -print
圆括号表示表达式的结合。
/ 表示引用,即指示 shell 不对后面的字符作特殊解释,而留给 find 命令去解释其意义。
查找某一确定文件,-name等选项加在-o 之后
#find /usr/sam /(-path /usr/sam/dir1 -o -path /usr/sam/file1 /) -prune -o -name "temp" -print
5、使用user和nouser选项
按文件属主查找文件,如在$HOME目录中查找文件属主为sam的文件,可以用:
$ find ~ -user sam -print
在/etc目录下查找文件属主为uucp的文件:
$ find /etc -user uucp -print
为了查找属主帐户已经被删除的文件,可以使用-nouser选项。这样就能够找到那些属主在/etc/passwd文件中没有有效帐户的文件。在使用-nouser选项时,不必给出用户名; find命令能够为你完成相应的工作。
例如,希望在/home目录下查找所有的这类文件,可以用:
$ find /home -nouser -print
6、使用group和nogroup选项
就像user和nouser选项一样,针对文件所属于的用户组, find命令也具有同样的选项,为了在/apps目录下查找属于gem用户组的文件,可以用:
$ find /apps -group gem -print
要查找没有有效所属用户组的所有文件,可以使用nogroup选项。下面的find命令从文件系统的根目录处查找这样的文件
$ find / -nogroup-print
7、按照更改时间或访问时间等查找文件
如果希望按照更改时间来查找文件,可以使用mtime,atime或ctime选项。如果系统突然没有可用空间了,很有可能某一个文件的长度在此期间增长迅速,这时就可以用mtime选项来查找这样的文件。
用减号-来限定更改时间在距今n日以内的文件,而用加号+来限定更改时间在距今n日以前的文件。
希望在系统根目录下查找更改时间在5日以内的文件,可以用:
$ find / -mtime -5 -print
为了在/var/adm目录下查找更改时间在3日以前的文件,可以用:
$ find /var/adm -mtime +3 -print
8、查找比某个文件新或旧的文件
如果希望查找更改时间比某个文件新但比另一个文件旧的所有文件,可以使用-newer选项。它的一般形式为:
newest_file_name ! oldest_file_name
其中,!是逻辑非符号。
查找更改时间比文件sam新但比文件temp旧的文件:
例:有两个文件
-rw-r--r-- 1 sam adm 0 10月 31 01:07 fiel
-rw-rw-rw- 1 sam adm 34890 10月 31 00:57 httpd1.conf
-rwxrwxr-x 2 sam adm 0 10月 31 01:01 httpd.conf
drw-rw-rw- 2 gem group 4096 10月 26 19:48 sam
-rw-rw-rw- 1 root root 2792 10月 31 20:19 temp
# find -newer httpd1.conf ! -newer temp -ls
1077669 0 -rwxrwxr-x 2 sam adm 0 10月 31 01:01 ./httpd.conf
1077671 4 -rw-rw-rw- 1 root root 2792 10月 31 20:19 ./temp
1077673 0 -rw-r--r-- 1 sam adm 0 10月 31 01:07 ./fiel
查找更改时间在比temp文件新的文件:
$ find . -newer temp -print
9、使用type选项
在/etc目录下查找所有的目录,可以用:
$ find /etc -type d -print
在当前目录下查找除目录以外的所有类型的文件,可以用:
$ find . ! -type d -print
在/etc目录下查找所有的符号链接文件,可以用
$ find /etc -type l -print
10、使用size选项
可以按照文件长度来查找文件,这里所指的文件长度既可以用块(block)来计量,也可以用字节来计量。以字节计量文件长度的表达形式为N c;以块计量文件长度只用数字表示即可。
在按照文件长度查找文件时,一般使用这种以字节表示的文件长度,在查看文件系统的大小,因为这时使用块来计量更容易转换。
在当前目录下查找文件长度大于1 M字节的文件:
$ find . -size +1000000c -print
在/home/apache目录下查找文件长度恰好为100字节的文件:
$ find /home/apache -size 100c -print
在当前目录下查找长度超过10块的文件(一块等于512字节):
$ find . -size +10 -print
11、使用depth选项
在使用find命令时,可能希望先匹配所有的文件,再在子目录中查找。使用depth选项就可以使find命令这样做。这样做的一个原因就是,当在使用find命令向磁带上备份文件系统时,希望首先备份所有的文件,其次再备份子目录中的文件。
在下面的例子中, find命令从文件系统的根目录开始,查找一个名为CON.FILE的文件。
它将首先匹配所有的文件然后再进入子目录中查找。
$ find / -name "CON.FILE" -depth -print
12、使用mount选项
在当前的文件系统中查找文件(不进入其他文件系统),可以使用find命令的mount选项。
从当前目录开始查找位于本文件系统中文件名以XC结尾的文件:
$ find . -name "*.XC" -mount -print
Linux的chattr与lsattr命令详解
PS:有时候你发现用root权限都不能修改某个文件,大部分原因是曾经用chattr命令锁定该文件了。chattr命令的作用很大,其中一些功能是由Linux内核版本来支持的,不过现在生产绝大部分跑的linux系统都是2.6以上内核了。通过chattr命令修改属性能够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但是它并不适合所有的目录。chattr命令不能保护/、/dev、/tmp、/var目录。lsattr命令是显示chattr命令设置的文件属性。
这两个命令是用来查看和改变文件、目录属性的,与chmod这个命令相比,chmod只是改变文件的读写、执行权限,更底层的属性控制是由chattr来改变的。
chattr命令的用法:chattr [ -RVf ] [ -v version ] [ mode ] files…
最关键的是在[mode]部分,[mode]部分是由+-=和[ASacDdIijsTtu]这些字符组合的,这部分是用来控制文件的
属性。
+ :在原有参数设定基础上,追加参数。
- :在原有参数设定基础上,移除参数。
= :更新为指定参数设定。
A:文件或目录的 atime (access time)不可被修改(modified), 可以有效预防例如手提电脑磁盘I/O错误的发生。
S:硬盘I/O同步选项,功能类似sync。
a:即append,设定该参数后,只能向文件中添加数据,而不能删除,多用于服务器日志文件安全,只有root才能设定这个属性。
c:即compresse,设定文件是否经压缩后再存储。读取时需要经过自动解压操作。
d:即no dump,设定文件不能成为dump程序的备份目标。
i:设定文件不能被删除、改名、设定链接关系,同时不能写入或新增内容。i参数对于文件 系统的安全设置有很大帮助。
j:即journal,设定此参数使得当通过mount参数:data=ordered 或者 data=writeback 挂 载的文件系统,文件在写入时会先被记录(在journal中)。如果filesystem被设定参数为 data=journal,则该参数自动失效。
s:保密性地删除文件或目录,即硬盘空间被全部收回。
u:与s相反,当设定为u时,数据内容其实还存在磁盘中,可以用于undeletion。
各参数选项中常用到的是a和i。a选项强制只可添加不可删除,多用于日志系统的安全设定。而i是更为严格的安全设定,只有superuser (root) 或具有CAP_LINUX_IMMUTABLE处理能力(标识)的进程能够施加该选项。
应用举例:
1、用chattr命令防止系统中某个关键文件被修改:
# chattr +i /etc/resolv.conf
然后用mv /etc/resolv.conf等命令操作于该文件,都是得到Operation not permitted 的结果。vim编辑该文件时会提示W10: Warning: Changing a readonly file错误。要想修改此文件就要把i属性去掉: chattr -i /etc/resolv.conf
# lsattr /etc/resolv.conf
会显示如下属性
----i-------- /etc/resolv.conf
2、让某个文件只能往里面追加数据,但不能删除,适用于各种日志文件:
# chattr +a /var/log/messages
linux下crontab的使用
crontab- -
1.作用
使用crontab命令可以修改crontab配置文件,然后该配置由cron公用程序在适当的时
间执行,该命令使用权限是所有用户。
2.格式
crontab [ -u user ] 文件
crontab [ -u user ] { -l | -r | -e }
3.主要参数
-e:执行文字编辑器来设定时程表,内定的文字编辑器是vi。
-r:删除目前的时程表。
-l:列出目前的时程表。
crontab文件的格式为“M H D m d cmd”。其中,M代表分钟(0~59),H代表小时(
0~23),D代表天(1~31),m代表月(1~12),d代表一星期内的天(0~6,0为星
期天)。cmd表示要运行的程序,它被送入sh执行,这个Shell只有USER、HOME、SHELL
三个环境变量。
4.说明
和at命令相比,crontab命令适合完成固定周期的任务。
5.应用实例
设置一个定时、定期的系统提示:
[cao @www cao]#crontab -e
此时系统会打开一个vi编辑器。
如果输入以下内容:35 17 * * 5 wall "Tomorrow is Saturday I will Go CS",
这样每个星期五17:35系统就会弹出一个终端,提醒星期六可以打打CS了!
用crontab命令实现每天定时的病毒扫描
前面已经介绍了一个简单的crontab命令操作,这里看一些更重要的操作。
(1)建立一个文件,文件名称自己设定,假设为caoproject:
#crontab -e
(2)文件内容如下:
05 09 * * * antivir
用vi编辑后存盘退出。antivir是一个查杀Linux病毒的软件,当然需要时先安装在系
统中。
(3)使用crontab命令添加到任务列表中:
#crontab caoproject
这样系统内所有用户在每天的9点05分会自动进行病毒扫描。
/sbin/service crond start //启动服务
/sbin/service crond stop //关闭服务
/sbin/service crond restart //重启服务
/sbin/service crond reload //重新载入配置
============================
crontab命令用于定时执行指定的命令,功能类似Windows下的“任务计划”,通常用来做一些重复性的工作。
Linux系统的用户只需将要执行的命令序列加到crontab文件中,操作系统即会按用户配置的时间执行这些命令序列。
向crontab文件里添加指令之前,需要检查下crontab服务是否已启动和是否开机自动启动:
查看crontab服务状态:service crond status
手动启动crontab服务:service crond start
查看crontab服务是否已设置为开机启动 ,执行命令:ntsysv
打开服务配置,查看crond服务前的[]是否已选中(打*号为选中),若未选中则选中该服务。
使用命令:crontab -l 查看当前用户已配置的任务计划
编辑crontab文件命令:crontab -e
也可以不使用“crontab -e”命令创建crontab配置文件,其他任何文本编辑器编写命令序列,比如文件名为“abc.cron”,然后使用命令:“crontab abc.cron”将命令序列添加到crontab中。
默认情况下,系统所有用户都可以使用crond服务。如需对crond服务的使用加限制,可以使用配置文件/etc/cron.allow和 /etc/cron.deny,望文生义,cron.allow是允许使用crond服务的用户清单,cron.deny里的用户则相反
crontab命令的语法格式如下:
格式一:crontab [-u user] file
此命令用于添加一个新的crontab 文件
-u 如果使用该选项,指定用户的 crontab 文件将被修改,反之则修改执行 crontab 命令用户的 crontab 文件。
格式二:crontab [-u user] [ -e | -l | -r ]
-l 在标准输出上显示当前的crontab。
-r 删除当前的crontab文件。
-e 使用系统编辑器编辑当前的crontab文件。当编辑完成后,文件将自动安装。这种方式很方便,修改后即时生效。
废话了半天,这里才是重点。crontab 文件中命令格式如下:
minute hour day-of-month month-of-year day-of-week commands
即:“分 时 日 月 周 命令 ”,共计6段,前5段都是时间,最后一段才是你要定期执行的指令。每段之间使用空格或者制表符分隔。
来看一下前5段即日期和时间的取值范围 :
1,分钟[00-59]
2,小时[00-23]
3,日[01-31]
4,月份[01-12]
5,周[0-6] ;注意,这里的0表示周日
OK,来个简单点的例子,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
30 06 * * * echo "Get Up Now !" >> /tmp/test.txt
将上面这条指令另到crontab文件,系统每天上午6点半会向/tmp/test.txt文件里添加一行“Get Up Now !”。
上面这条指令里使用了特殊符号“*”,与SQL查询语句“SELECT * FROM TAB”里的“*”一样是“任何”的意思,即代表当前段取值范围内的所有数字,如第3段上的“*”代表[01-31]日,第4段上的“*”代表[01-12]月。
特殊符号除了“*”号还有“/”、“-”、“,”:
/ 代表“每”的意思,如“/5”表示每5个单位;
- 用于表示一个范围,如“[1-10]”表示从1到10;
, 用于表示若干离散的数字,如“5,15,25”
比如命令:[0-59]/5 23 * * * /sbin/shutdown -h now
表示每晚11点开始,每5分钟尝试一次关机,帮你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呵呵。机器关掉后,如果尝试开机,则到5的倍数时会再次关掉,酷似Windows 2000中了冲击波病毒。
00,10,20,30,40,50 * * * * echo "10 minutes has passed !" >> /tmp/test.txt
每小时的00分、10分、20分、30分、40分、50分向文件“/tmp/test.txt”写一行又十分钟过去喽。
根据上面的命令格式和时间描述方式,你就可以让系统在预订时间做些稀奇古怪的事了。